您的位置:首页>创事记 >

快资讯丨苏电社区一群“大小孩”哄乐“老小孩”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吴云

“经常到社区来唱唱歌、做做手工,志愿者教我们如何排遣孤独、交朋友,感觉像是回到了童年,天天都在过儿童节!”5月29日,到苏电社区参加活动的赵吉才老人拿着自己制作的木工书签,笑得合不拢嘴。

鼓楼区环城街道苏电社区是一个特殊的社区,辖区全部是老小区和散片楼,人口老龄化比例高达32%。如何“哄”好这群“老小孩”,是一群年轻社区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关资料图)

“老小孩”想要啥

“我曾是你,你终是我——用心用情做好‘一老一小’工作”,走进苏电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行暖心的标语映入眼帘。

做好为老服务,首先要弄清楚老人需要什么。苏电社区80后党委书记李倩带着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发现,每次给那些独居、空巢老人送去慰问品时,老人们都会紧紧拉着她的手,一声声“孩子”“闺女”喊着,眼巴巴地盼着她们多聊一会、多坐一会儿。

“祥和小区33号楼有位独居的庞老太太,我们给她申请了居家养老服务,有个大姐定期上门给她打扫卫生,得知她眼睛不好,还帮她预约了医生,眼睛也治好了。去年年底她感染了新冠,不让大姐进家打扫,大姐还是去给她倒了杯热水。老太太特别感激,每次见到我们都会说起这件事。” 李倩意识到,老人们虽然嘴上不说,但内心还是非常渴望关爱。

90后社区工作人员徐安晴从事基层工作快10年了,忙碌的工作令她无暇照顾父母,而她工作中打交道的80%都是老年人。看到这些老人,她总会想到自己的父母。

“我很清楚,大多数老人物质上都不缺啥,最需要的是陪伴。去年我母亲生病,一直到动手术那天我才请了三天假去医院照顾。现在我哪天晚上要是不加班准点回家,我妈就一直围着我转,一刻都不愿离开我。”徐安晴说到这里,泪水不由得流了下来。她陪伴社区老人的时间,远远超过自己的父母。她和同事们的私人手机号码,都向老人公开。将社区所有独居老人的资料都登记在册,留存其子女的联系方式。

去年年底,徐州市益同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志愿者来到苏电社区入户走访,对老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摸底。

“老小孩”怎么哄

今年3月,李倩将“宝藏小屋”项目引进社区,为困境儿童开展教育发展、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服务。志愿者带着孩子们开展活动时,在一旁打牌的老人们显得有些失落,李倩便想着,“老人的娱乐方式不能只是打牌,得带着他们一起玩!”

经过志愿者们的精心设计,针对老人的系列活动“乐享银龄独居老人心理关爱项目”开始了,每周一期,每次大约有20多位老人参加。

“今天朋友聚会,很开心”“今天女儿来看我,很开心”“44年没见面的老同事给我发了短信,很开心”……5月25日的插花活动课上,老人们纷纷了写下了一件件令自己开心的事,心情不由得愉悦起来。

益同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志愿者徐航,是江苏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研二的学生,已经带老人开展了4次活动。他一口一个“爷爷奶奶”甜甜地喊着,带着老人玩游戏,鼓励老人展示才艺,扩大自己的朋友圈。“老人们社交活动减少,心理上会焦虑,特别是独居老人更感觉孤独,很多人存在失眠现象。”徐航告诉记者,他对老年人心理问题做了深入调查,正准备写这方面的论文。

对于老人的精神关爱,多数以团队形式进行,必要的时候还要进行点对点帮扶。

苏电社区有一位70岁的老人,曾经是一位热心的志愿者,去年诊断出恶性肿瘤后,情绪一落千丈,社区工作人员和心理志愿者上门了解情况,提供精神上、经济上的帮助,终于让他慢慢走出低谷。今年,他长期服用的2000多元一瓶的药物纳入了医保,更让他对生活有了信心。他对李倩说,以后不用给他申报困难补贴了,要留给更需要的人。身体好转后,他又开始参加志愿者活动,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我曾是你,你终是我。我们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