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创事记 >

分不清人,真的就是“脸盲”吗?

来源:扬子晚报  

人事经理介绍过的新同事,在公司再遇见就认不出来,好尴尬;每次出门谈合作前,先要对着对方的照片强化记忆,生怕到时喊错名字……微博上,自称“脸盲”的网友们越来越多了,和早前的“社恐”标签有得一拼。不过,分不清人,真的就是“脸盲”吗?“脸盲”到底是心理作用还是一种疾病?来听心理医生聊一聊。

自嘲是“脸盲症患者”的网友,有点多

如果在微博搜索“脸盲症”,会发现大概有一半来自对影视圈的吐槽,尤其是一推一大堆新鲜脸孔的选秀节目。“有一说一,我有脸盲症,现在还没有分清谁是谁,不过仍然不能阻挡我想看弟弟们的心。”相比认不出在娱乐圈大多数还“没有姓名”的弟弟妹妹们,这类脸盲还有“进阶版”——“看了一小时电视剧了,才能勉强认出男主来!”“外国影视剧,男主换件衣服我就认不出来了。”

另一半自称是“脸盲患者”的网友,则来自类似的生活经历,也比较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在网友们的叙述中,过年认亲戚可以算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大型“脸盲”体验,“每次回家过年,喊长辈们都要靠我妈介绍,这是你姑,这是你大爷,这是你二大爷……”职场也是“脸盲症”的高发场景,有人感慨HR介绍过一次的人,下次在公司就完全没办法认出他;有人表示明明和对方聊天很久但就是记不得他长什么样子;还有人声泪俱下地描述了每次出门谈合作前,先要对着对方的照片强化记忆,生怕到时喊错名字。

真正的“脸盲”,会连最亲近的人都不认得

“那个谁和那个谁,怎么都长得一个样?”出现这种感觉,真的就是“脸盲症”了吗?实际上,真正的“脸盲”,比我们日常感知到的要严重得多。

要了解“脸盲”,首先要了解的是我们是怎么认出人来的。在人的大脑半球中,共有五个“叶”,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和岛叶。有理论指出,我们的大脑在进行“人脸识别”时,眼睛接收到的刺激往往会先传到枕叶,接着这些枕叶中的信息会被传送到颞叶中的梭状回面部识别区,并在相当于“数据库”的颞叶中进行搜索和对比,如果看到的信息和人脑“数据库”中的信息相吻合,人就能做出反应,“哦,这个人是某某。”

世界上有一部分先天性的“脸盲症”患者,他们看人脸甚至可能是一个平面,只能靠其他特征来分辨,这是在大脑发育早期受到某些因素的干扰,没能发展出健全的面孔视觉认知机制导致的,甚至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但相关研究比较稀缺。

“比较严重的错认、认不出人的情况,更多的可能还是出于神经功能的受损。”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心理科徐治副主任医师表示,大脑外伤、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中毒等后遗症,还有痴呆患者,都可能损害到脑部负责“认人”的区块,“面部识别”功能闭环上的任何一个环节缺失了、出错了,我们就会出现所谓的脸盲症状,这种脸盲可能连最亲的人都认不出来,还有可能伴随有失语等其他功能障碍。

生活中的轻度“脸盲”,大多还是因为“没走心”

徐治副主任医师表示,严重的脸盲可能因为大脑发生了器质性的病变,而生活中大家自嘲的轻重不一的分不出人的脸盲,则有各种主客观原因。

现在很多明星对美的审美类似,大眼睛、高鼻梁、还有类似的发型和化妆,记忆的特征点没有那么多了,一时觉得“撞脸”也很正常;很多人分辨不了关系较远的亲戚,也是与平日里接触不多有关。

“另外,不同人的认人能力肯定还是有差别的,就像人有高矮个、力气也有大小一样,有人大脑记忆、搜索的功能比较强,就会展现出记人的能力比较强。”能力的差异之外,还有个人主观投入精力的差别,这和记忆的原理也是相通的。“一个人只见一两面,肯定不熟悉,但如果天天都出现在眼前,不断地刺激大脑形成记忆,记忆深刻,大脑认出来就不难。但同样的,一个人经常见面,但自己并不主动去记忆,要‘相认’也是比较困难的。”徐治副主任医师举例说,在生活中,有时并不想去记住一些人的脸,也许在电梯的邻居已见过很多次,仍然并不熟悉,所以会出现在路上与他们相见时,也会“纵使相逢应不识”的情况,这种情况并不是记忆力、认人能力不强,而是主观上忽略了造成的差异。

强化训练也可以一定程度改善大脑面部识别的功能,但是如果是大脑器质性损伤,很难提高到与受损之前一样的理想状态。“现实中,还是很少人会因为脸盲而就医。”徐治副主任医师表示,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只是小困扰,而不是疾病。对这些患者来说,放下手机增加互动增强记忆,更“走心”地去记忆特征点,就能改善“脸盲”的症状。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