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创事记 >

机关算尽,找到提升排名捷径 警惕“刷”出来的ESI排名

来源:科技日报  

排名皆可“刷”,学科排名也不例外。近日,有媒体报道,不少高校为提升学科ESI排名,制定多种排名提升策略,使出各种手段,以期收获一份光鲜亮丽的学科成绩单。

“对任何一种排行榜都该有平常心,千万不要被所谓ESI前1%、1‰所绑架。”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感慨,“动这些小脑筋,指标是上去了,可真正的水平和能力是否相应地提升了?”

机关算尽,找到提升排名捷径

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如今属于科睿唯安公司,它对10年来论文发表的篇数、总被引次数、平均被引次数等指标按照22个学科领域进行排序,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在学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在国内的各种评价中,也常能见到ESI的身影。我国“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ESI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第三方参考指标。

有望进入ESI排名前1%的学科被称为潜势学科。如何加把劲,将潜势学科推上去?诸多高校组建专业团队,找出提升ESI排名的路径。

有人总结过3条策略。其一,是周边学科进行“战略支援”,鼓励学校与潜势学科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发论文时也尽量选择被归类为潜势学科的ESI期刊进行投稿;其二,是带任务出访,优先考虑潜势学科人员出访海外,要求出访者至少完成一定数量的ESI论文;其三,是多和高质量研究机构合作,ESI统计忽略作者排名,合作者与第一作者具有同等ESI贡献度,和ESI排名靠前的机构合作,相当于抱上“大腿”。

ESI排名不分“自引”和“他引”,这也给了一些人钻空子的空间。有的是批量引用和待发表文献没有直接关系的作者本人的论文,有的是引用同一所学校、学院或同一个课题组的与待发表文献并无关系的论文。《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副编审邓履翔等人在一篇文章中直言,这是一种“欺诈引用”。

多点求真务实,少点表面功夫

“为了建成一流学科,很多学科就盯着评价指标体系,缺什么建设什么。”南昌师范学院副校长刘小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学科建设目前存在两个误区——不顾成本的低效率学科生产和目光短浅的学科生产。“为了产品而产品,盯着产品做产品,可能忽视了学科生产能力的提升。”

徐飞指出,更应把榜单看成“体检单”,看到差距和不足,明晰改进和努力的方向。现在流行的任何一种榜单,都没法做到尽善尽美。ESI也有缺陷。它将学科分为22个,大文科的只有经济与商业和社会科学总论两类,与中国的分类体系有很大差别,也没有涵盖一些战略性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

ESI可以作为参考,但无需看得太重。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林成华认为,ESI看重的是科研业绩,它只能衡量学科建设中的一个侧面。学科建设还包括学科文化建设、学科人才培养等长期性、基础性内容,一味强调学术产出,对学科发展的生态反而是一种破坏。“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对学科长期发展同样非常重要。急功近利,从长远来看,不是好事。”他表示,对这种ESI热,也得泼泼冷水,适当降温。

是的,要少些浮躁。徐飞说,科研是件严肃的事,要踏踏实实去做,把心思花在投机取巧上是本末倒置。“应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多做求真务实的事,少做满足虚荣心或哄自己开心的事。”徐飞表示,“学者、学校和校长们都要淡定从容些。”

不过,社会环境常常让校长们没法淡定。主管部门看重排名,校友和学生家长盯着排名,高校不得不参与这些排名的游戏。“无论怎样,高校还是要回到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使命上来。”徐飞表示,高校要回归育人本位、学术本位。学者要有高远的学术追求、学术情怀和学术精神,多做原创性研究,多做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不要盲目追逐热点和“高被引”,更不要被排行榜和指标所囿。在人文社科方面,也要兼收并蓄,构建具有原创性的新理论和新思想,提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意义的新方法和新范式。“中国学者要有自己的学术自信。”

“大学校园和科研院所理应是个安静的地方。”徐飞强调,“不畏浮云遮望眼,对功名利禄的东西看得淡一点,对指标等一些表面的东西看得轻一些。”

关键词: 排名捷径 ESI排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