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创事记 >

以送饭党肉唐僧为例 谈如何超越1000铁杆粉丝 社交网络威力巨大

来源:虎嗅网  

以送饭党肉唐僧为例,谈如何超越1000铁杆粉丝

《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KK(凯文·凯利)曾在《技术元素》中提出1000铁杆粉丝理论(假说),他预测:如果一位创作者或者艺术家能够拥有1000名铁杆粉丝,他们便可以辞去全职工作,依靠与粉丝联系获得的收入过活。

KK说:“保守假设,铁杆粉丝每年会用一天的工资来支持你的工作。这里,‘一天的工资’是一个平均值,因为最铁杆的粉丝肯定会远远比这花得更多。再假设每个铁杆粉丝每天在你身上消费100美元。如果你有1000名粉丝,那么每年就有10万美元的收益。”

需要补充的是1000铁杆粉丝的定义,他们必须是创作者的死忠粉丝,他们时刻关注创作者的任何动向,他们会订阅创作者的博客或社交账号,会驱车去参加创作者的表演,他们时刻期待着创作者的最新作品并为其付费。

1000铁杆粉丝理论意味着你不用成为像韩寒、南派三叔那样的作家,也不用成为像李宇春、周杰伦那样的音乐人,你只要成为拥有1000铁杆粉丝的小众作家或音乐人就可以了。

这个理论为一些相对小众的创作者或者艺术家带来了福音,依据这个理论,他们无需大获成功也能过上中产生活。远了不说,北京许多在酒吧演出的地下摇滚乐队,其实就是1000铁杆粉丝理论的实践者和受益者。这些地下摇滚乐队,并不像五月天、汪峰那样拥有一大批粉丝,他们只是在地下摇滚这个圈子拥有为数几百到几千的粉丝,他们每次在酒吧的演出都会吸引这些粉丝前来观赏,他们的最新CD也会第一时间被这些粉丝买走。

拥有1000铁杆粉丝固然可能衣食无忧,但如果能使自己的铁杆粉丝增加,那不是更好吗?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创作者或艺术家显然有了这样的机会。来看看肉唐僧的例子吧。

肉唐僧的“送饭党”模式

肉唐僧,专栏作家,代表作《性、婚姻与爱情的历史:被劫持的私生活》。肉唐僧并不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但他也有自己的一批忠实读者,他的代表作在豆瓣上被1158人给出了评级。

肉唐僧在进入新浪微博前,发起过两次社会捐助,捐助的对象一次是作家冉云飞,另一次是律师唐吉田。这两次捐助后,肉唐僧“创建”了“送饭党”,“送饭党”即某人的人身自由被限制,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被断后,为他们的家人送饭送钱的一批人。

2012年肖勇人身自由被限制,家中的主要经济来源被断,8月份肉唐僧发起了第三次捐助,此时他在新浪微博上的粉丝大概为7万,他号召1000人每人捐赠100元,以支援肖勇家庭一年半的开销,捐助最终成功达到既定数额。

有人可能要说肉唐僧是成功运用了1000铁杆粉丝理论,但问题是他捐助别人是社会事件,这种事本身就容易引起关注,这与利用这个理论得到收入是不同的。那么继续往下看吧。

2013年初,肉唐僧发起了第四次捐助,只不过这一次方式不同,他将自己的文章放到淘宝网上,然后让捐赠者购买这篇文章的阅读权,最终这次捐助依然达成目标。

这次捐助之后,有网友提议将送饭常态化,以便于在一些人遇到困难后,及时捐助。肉唐僧考虑后,建立了淘宝店——肉铺,这个淘宝店的运营方式是这样的:1任何送饭党人可以将自己做的东西放在上面拍卖,拍卖所得用于捐助。2任何送饭党人可以将自己的东西或自己淘宝店的东西放在上面拍卖,自己设定底价,底价归自己,超出底价部分用于捐助。

肉铺开业后,受到了不小关注,许多网友在上面拍卖东西,使他们的行为集商业和公益于一身。当然,肉唐僧是一位具有人文气息的店主,因此肉铺的物品也各种各样,比如下面这个。

肉铺在一点点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肉唐僧也在做事的同时逐渐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现在肉唐僧在新浪微博的粉丝超过13万,他的铁杆粉丝恐怕已经超过1000了。

等一下,是不是还没有说到1000铁杆粉丝和肉唐僧自己的收入有什么关系?其实转化很简单,如果肉唐僧愿意,只要在肉铺上拍卖他的文章或新书,所得部分用于捐赠,部分维持自己的收入即可。比如肉唐僧每周写两篇文章,在肉铺拍卖文章的阅读权,假设阅读一次为2块(保守计算),1块用于捐助,另一块留作自己的收入。那么再假设他的一篇文章有1000粉丝购买,那么他每周获得的收入大概为2000元,那么一年下来差不多是10万元。

社会化时代突破1000粉丝理论的可能性

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创作者或艺术家通过社交网络有了与粉丝更快捷、更方便的接触方法。因此他们可以与铁杆粉丝互动,并以此为基点,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使自己的铁杆粉丝超过1000人。具体怎么做呢?我觉得可以根据肉唐僧的例子总结一些经验。

1.必须要有首批铁杆粉丝。肉唐僧之所以能号召网友做事,首先因为他自己本身就积累了一批铁杆粉丝(这个数量即使没有1000,也要接近),这批铁杆粉丝会将肉唐僧做的事、写的东西传播给更多人。如果你没有首批铁杆粉丝,那接下来的事都是白扯了。

2.在拥有首批铁杆粉丝后,要积极的做一些事。肉唐僧之所以能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在于他积极地号召网友做了与公益有关的事。那么一些拥有几百到上千铁杆粉丝的小众创作者或艺术家应该怎么做呢?力所能及地参与或号召粉丝们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当然是好的选择,但如果不能做到这点,需要不断地为粉丝带来新的作品或有用的东西。作家可以经常性地为粉丝提供自己的最新作品,歌手可以经常地为粉丝提供最新的音乐等等,这些作品可以适当收费。当然做这些事情,一定要以反应最快、互动性最强的社交网络为阵地。

3.经常性与粉丝进行互动。小众创作者或艺术家毕竟不是姚晨、韩寒,因此他们必须维护自己的粉丝,时时与粉丝互动,争取最低限度地减少铁杆粉丝的流失。在此基础上,应该时常与粉丝搞一些互动活动,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比如肉唐僧在创立肉铺之前还做过一个“腿照换宝书”的活动。这个活动虽然肉唐僧只承诺送出10本书,但在活动结束后,粉丝依然热情不减,不断送出腿照。

4.等待爆发。在拥有1000粉丝,并一直在做以上说到的事情的情况下。你唯一需要等待的便是爆发。一旦你做的某件事或发布的某个作品,突然被更多人找到共鸣,那么你可能就出名了,比如江南style。当然,如果你一直没能等到爆发,那么慢慢扩大自己的阵地也是不错的。

KK的“1000铁杆粉丝”写于2008年,在那一年社交网络还没有现在这样如火如荼,国内的新浪微博还没有诞生。那一年KK在寻找真正靠1000铁杆粉丝过上中产生活的人,他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具体实例。但在社会化媒体时代,这样的人是存在的,我举个例子,比如新浪微博上的@琢磨先生 ,只不过如今他已从1000铁杆粉丝阶段走到超越1000铁杆粉丝的阶段了。

有没有处于1000铁杆粉丝阶段的例子?

那么有没有现在正处于1000铁杆粉丝阶段的例子呢?我想到的是《读品》的创办人李华芳。今年3月份,李华芳写了一篇博客“寻找1111个读者”,他在博客中说:“如果有1111名读者,每人愿意每年支付你100元,差不多就是11万1100元,我认为可以维持一个blog相对体面的生活了。”所以他做了个实验,寻找1111名读者,在一年内每人为他的博客支付100元,这样一年就是超过11万的收入,这在中国应该也可以算作是中产生活了吧。4月26日,我在他的博客中回复,想跟踪这一实践的结果。晚上他回复我:按照目前的进展,情况很不乐观。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但总体而言,付费显然还不是主流。

其实李华芳这个项目进展不乐观的原因,我可以试着用上面超越1000铁杆粉丝的方式分析一下。第一点,他拥有首批铁杆粉丝,这一点是没问题的。但问题在于后面几点,本来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微博的影响便已超过博客,这时将博客转为长微博在微博上发布,或将博客的观点拆分在微博上发布都是好的办法,这样既可以在反应最快的媒体平台上与粉丝分享作品,与粉丝互动,也可以逐渐以此扩大自己的阵地。但悲剧的是,李华芳的微博由于“山东墨镜人”事件被封,因此他便丢失了微博这块重要的阵地。他既无法与粉丝快速互动,也难以使自己的最新作品在微博上传播,更无法以微博为基地做出一些具有影响力的社会活动,总之他无法通过微博这一异常重要的媒体平台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从而来到超越1000粉丝阶段。

因此李华芳现在应该做的首先是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的微博解封。

除了李华芳之外,我也还没有找到在社会化媒体时代,正处于1000铁杆粉丝阶段(开头说过,在非网络时代有地下摇滚乐队),并以此维持生活的创作者或艺术家,各位读者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呢?大家不妨把例子拿出来,一起探讨一下。

关键词: 铁杆粉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