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24小时 >

【央媒看沈阳】来胜村里寻稻香

来源:新华网  

夏秋时节的八月,沈阳南部苏家屯区八一街道来胜村的千亩稻谷田里,轻风送来阵阵稻香。稻田旁一位长得精瘦、说话诙谐幽默的干练老头,正在和村民们拉着家常。

老头58岁,名叫宋庆良,2007年当选来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外人眼里,宋庆良是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但人们也许想不到,上任之初的他曾遭到村民们的普遍质疑。


(资料图片)

老宋上任伊始的信任危机,源自对几十年传统的“背叛”。

图为宋庆良(右)和村民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20世纪50年代,来胜村水稻风光一时。但到了80年代,规模小、没品牌的来胜水稻种进了死胡同。村民于广文清楚记着2007年刚嫁来时的苦日子,“一亩地,费劲巴力忙活一年才剩300块钱。”

“得先让大家富起来,扣大棚种瓜果蔬菜产出高、效益高,能让农业种植走出传统,乡亲们不用再靠天吃饭,还能多赚钱。”抱着这种想法,宋庆良带领村委会一班人多地取经,带回了“设施农业”四个字。

哪想到,村民的抵触超出预想。“懒得干,能多赚几个钱?”“老实种地得了,别弄花里胡哨的!”“紧巴日子哪来闲钱?”……一时间,各种质疑冲向老宋。

面对这些质疑,宋庆良选择用行动来回答。没钱,宋庆良就一趟趟跑信用社申请贷款;懒得干,宋庆良就一家家动员,找爱干的先带头;作物卖不出去,宋庆良主动联系销售企业。第一笔钱揣到口袋里时,村民们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

如今的来胜村也从村集体负债100多万元的贫困村,变成村集体存款超过500万元的富裕村。3000亩大棚年产值3500万元;4000亩高标准水稻年产520万斤;150亩采摘园每年吸引游客过万人。曾感叹“没盼头”的于广文打理着2个温棚和2个冷棚,“油麦菜、油菜十几天一茬,一棚能卖三四万元,一年能赚十几万。”

图为来胜村的稻田画。(受访者供图)

来胜村水好、土好,乡亲们有浓厚的水稻情结。带领村民富起来的宋庆良感悟到,农民的看家本领不能忘,在增收致富的同时,自己的“饭碗”也要端牢。2013年他出其不意地杀了一记“回马枪”:种高标准优质水稻。

这一次,村民们选择无条件支持宋庆良。

要种好水稻,来胜人有三个“法宝”:藏粮于技、规模经营、电商销售。

图为来胜村种植的新品种水稻。新华社记者刘艺淳摄

2013年,苏家屯区为来胜村派驻村工作队时,结合产业实际选择了辽宁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驻点科技特派员李跃东一头扎进稻田,选择适宜技术、普及农技知识。10年间,李跃东共为来胜村培养科技带头人35人,技术骨干力量420人。

稻香引来金凤凰,来胜村引进了深圳的一家米业公司搞起规模经营。为让村里的农产品卖得更好,来胜村驻村第一书记关俊龙带头接通电商产业链,让稻米、棚菜及其深加工产品俏销全国。农户、生鲜公司、批发市场的产业组合,让农产品从田间地头送至北京、河北等地的餐桌。

“做起电商,销路不愁了,还吸引了50多名大学生回村创业。”宋庆良自豪地说。(记者于也童、刘艺淳)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