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网
2023年初以来,市科技局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进,组织各部门、各地区合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速促进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聚焦科教人才等45项任务,全部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多项创新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新突破。上半年,沈阳市新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9个,位居全省第一;新增科技型企业数量实现全年新增目标的93%,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72.92%,科技型企业增长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指标继续保持东北领先。
全市科技型企业达到19677家
科技型企业规模实现新跨越。市科技局会同各地区开展系列宣讲培训50余场,储备重点培育企业近2000家,十月稻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评我省唯一一家独角兽企业,全市科技型企业达到19677家,居东北地区第一。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前完成全年目标124.59%,达到13850家、同比增长74.5%。
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成效。上半年,全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459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27.65亿元,占全省的48.64%。修订完成《沈阳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专项实施细则》,新获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23家,总数达到35家,提前超额完成三年行动目标。
创新平台层级迈上新台阶。市科技局制定了支持辽宁实验室建设的专项人才政策和运行保障机制,会同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新机制。“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项目开工建设。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获批全国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全市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4个,总数达到75个。
征集各类“带土移植”团队引育项目52项
“卡脖子”技术攻坚开辟新路径。市科技局组织重点产业链上的科技领军企业,立足“国家所需、沈阳所能”,实施突破外国“卡脖子”问题的“325”沈阳模式,制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81项问题清单和35项技术清单。上半年,已有5家重点企业绘制完成产业链图谱,启动了首批5个科技重大专项;第二批10家企业已经形成了产业链图谱初稿。
科技人才引育探索新模式。探索“一院士一平台一园区一基金一服务”的工作模式,推动院士等高端人才的资源优势充分赋能沈阳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沈阳市获批全省唯一科技人才分类评价试点城市,优选沈阳医学院等3家单位作为首批试点单位。推荐沈阳工业大学获批国家创新引智基地。征集各类“带土移植”团队引育项目52项,数量居全省第一。
“创新沈阳”建设开创新局面。“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科创空间规划有序落地,浑南科技城的195个项目全面开复工,今年计划投资340亿元;沈北科教融合园的青年科创园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科技孵化器实现满园入驻;法库县获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全市240家双创载体(国家级38家)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710场,联合金融机构为300余家企业融资超7亿元。
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接下来,市科技局将做好科技创新“首席服务官”,对各项创新指标再提升、再突破,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确保三年行动首战告捷。
一是全力提升“两率”,坚持省市区工作联动,加大政策宣讲力度,加强大学科技园等载体建设,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5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00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500亿元,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超过50%;二是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太行实验室辽宁基地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科创平台数量力争突破1550家;三是坚定“325”项目组织模式,组织10家科技领军企业绘制产业链技术路线图谱,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一批产业共性技术;四是打造院士创新生态,促进创新资源要素落地,实施重点科技人才项目100项,引育“带土移植”团队20个以上;五是推动科技服务业增速达标,加大科技类基金对科创企业的投资力度,举办“创新沈阳生态大会”等创新活动,力争全年创新活动超过1500场。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岳雨
关键词: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粤ICP备2022077823号
创氪网 www.chuanganwang.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广州中创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投稿投诉联系邮箱:317 493 12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