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24小时 >

环球看点!把沈阳“印”在心里 这间文创店主打对家乡的“稀罕”

来源:沈阳网  

近年来,一股“盖章风”在全国多地陆续掀起,各大文化场馆纷纷推出文创印章,吸引了一大批集章爱好者前去打卡。一枚枚文创印章,搭建起城市与游客之间的桥梁,使各地文化以更加鲜活的形象走进公众视野。而当一方印迹被冠以“文化+”的标签,赋予触摸历史、留存记忆的功能,将在城市、文化、集章爱好者之间碰撞出怎样的火花?7月5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采访到一位沈阳文创印章设计者,听她讲述发生在她与印章作品之间的故事。

设计制作印章,主打一个对家乡的热爱

设计师赵越是一位85后,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专业,在中街步行街经营一家文创商店,工作之余还兼职插画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1年,我们全家去了陕西和甘肃旅游,当地一枚枚文创印章深深地吸引着我,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我们能有一些具有东北特色的印章,是不是也能给来沈阳的外地游客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呢。”赵越对记者说。回到沈阳后,赵越便开始搜资料、找素材,开启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关于创作方向,赵越认为,东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东北方言,东北人在外地不会刻意去改变说话口音,因为这是东北人骨子里透出的自豪感。

稀罕、抠抠搜搜、得劲儿、稀勒马哈、欠登儿……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一枚印章除了刻有经典东北方言外,还有对于该方言的解释及相对应的英文。对于这个细心的设计,赵越说道:“大家都说‘世界的尽头在东北’,现在到沈阳的游客来自全球各地,外国人对东北方言极其感兴趣,为了给国外游客最准确的方言解释,我把孩子的外教老师都叫来帮忙了,事实证明,外国游客对于学习东北语言乐此不疲。”

小印章里藏经典,“盖”出旅游新时尚

最美家乡水,最浓故乡情,作为土生土长的沈阳人,赵越是逛着中街长大的。除了接地气的东北方言印章外,赵越还把15处沈阳地标浓缩进小印章中,例如,中街牌楼、沈阳故宫大政殿、彩电塔、奥体中心、盛京大剧院等。与此同时,她还为沈阳市花玫瑰及辽宁男篮设计了印章,供市民、游客前来盖章。

赵越介绍,沈阳市市花是玫瑰花,它花色艳丽,带有浓郁的花香,不仅是男女表达爱情的象征,同时不畏严寒,独自绽放,对土壤适应性广,默默无闻,代表把芬芳无私奉献给人民的精神。

除了印章外,赵越还设计了两款集章册,册子的封面是沈阳地标大集合,外地游客在收集印章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封面上的图案,去寻找和发现沈阳的美。此外,为满足“盖章爱好者”的需求,这两款集章册分别设有“活页版”和“传统版”,游客可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心仪的集章册。

如今,“打卡”盖章已成为当下许多年轻人旅游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端午小长假期间,赵越的文创店就迎来了来自厦门、天津、北京、浙江等地的游客,大家纷纷表示,小小的印章中包含着浓浓的东北文化,一切的美好都值得收集和珍藏。

印章陆续上新中,希望更多人了解沈阳

“目前,印章还在不断地创作中,只要是来盖过章的游客都可以享有终身补章的权益。除了沈阳,现在也在陆续设计省内其他城市的主题印章,目前已经完成了丹东、铁岭、抚顺等4个城市。这是丹东市的主题印章,里面有鸭绿江大桥、抗美援朝纪念馆和虎山长城。前段时间从丹东过来的游客还感慨,说我选择的地标够经典。”赵越说道。

对于年轻人为什么喜欢“集章”,在采访中,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与旅行的“仪式感”有关。“印章是一座城市留给我最深的印记,也是我为这趟旅行所作的‘标记’,我喜欢这样的‘仪式感’,回到学校我还会与同学彼此交换收集的印章,就像交流一段在外旅游的经历和感受一样。”一位来自河北的大学生对记者说。

“以前有人痴迷集邮,现在有人热爱集章。”同样是一种收藏行为,小小印章的图案拉近了游客与当地文化的距离,为游客留下专属的城市记忆,同时也变成了解一座城市最接地气的方式。“未来的日子,我还会推出更多好玩、有趣、富有纪念意义的印章,希望游客们都能留下一个好‘印’象,我觉得这是沈阳文创人的情怀和责任。”赵越说。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金丹 文并摄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