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24小时 >

明明我说的都对,为什么孩子还是不愿意听?|伴读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文选自|深度育儿(ID:baomabaobao)

作者|啾啾


(资料图片)

播音|武冰洁

视觉设计|王荣佳、樊薇

栏目主持|杜润楠

明明我说的都对,为什么孩子还是不愿意听?音频:进度条00:00 06:25 后退15秒倍速 快进15秒

很少吼孩子,为什么孩子跟我关系还是不好?

明明我说的都对,为什么孩子还是不愿意听?

我也没骂他,为什么我一说话他就嫌烦 ?

现在很多的父母都知道打骂孩子、吼孩子不好,却忽略了自己日常随口一说的话,也会让孩子感受到被攻击、被伤害。

时间一长,这些伤害不断累积,孩子如同受了内伤,与父母的关系也越来越不好,有事也不再求助于父母。

问题就出在,你说的话没表达出你的真实想法。

这3句话,你常说吗?

1.我还不是为你好

小朋友被管教,父母的说辞是,“别人我才不管呢!管你还不是为你好”。不论多残酷的教育手段,只要冠以“为你好”就可以轻松解释。

长大后选大学,被要求按父母的意志选择,“选离家近的吧,我们方便照顾你,这也是为你好”,不管孩子的志向在哪里,都会被一句“为你好”折断远走的翅膀。

谈恋爱、结婚、生孩子,只要哪一项没第一时间遵循父母的意愿,“为你好”的劝说就会环绕在耳边。

父母爱孩子吗?就大部分父母来说,毋庸置疑。

父母的“为你好”是假的吗?当然是真的,可是,这种“好”是父母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换句话说,父母的看法不是一直都合时宜的,父母不是永远正确的。

当父母说“为你好”时,其实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孩子,而孩子真正的想法和意志被忽略、隐藏,没有探索,没有尝试,没有决断权。

父母爱孩子,应该问孩子好不好,而不是为了孩子好。真正的“为你好”都该是:我可以说出我的想法,也允许孩子与我不同,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

2.你看看别人

“别人家的孩子”似乎已经成为很多人从小到大的心理阴影。也正是因为时常比较,父母才愈感焦虑。

“你看看别人,隔壁优优英语考那么好还在自觉练习呢……”

“你看别人钢琴弹这么好,你什么都不会……”

那些被比较的孩子,其实很受伤。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源于父母的评价。

一路被比较着长大的孩子,时常感到压力大,自信水平也会受影响,父母的比较,会让孩子在心里自我怀疑:“我就这么差劲吗?我谁都比不过……”自卑的种子就此埋下,自我评价体系难以良好形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所擅长的也是不一样的。发掘出孩子的长处,给予夸奖、肯定,会让孩子从心底萌生自信;给予鼓励、支持,能给孩子带来力量和勇气。

3.你怎么这么笨

孩子走路摔倒了,“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孩子摔坏碗,“你还能干点什么?”

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怎么这么笨?”

总是责怪,很少安慰,一直教训。

当孩子犯错,他担心的是发生错误本身,还是犯错后父母的态度呢?

当面对新事物时,心里想的是,“出错怎么办?搞砸了爸妈会说我。”从而变得畏首畏尾,不敢尝试。即便开始做,内心想的也是“千万别出错”而不是“如何做好”“我能从中得到什么”。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孩子是在犯错中长大的。”

犯错太正常了。小孩子在犯错中长大,大人依然在犯错中成长。

身为大人,做家务也难免摔碎碗。走路虽不至于摔跤,被绊住踉跄的时候也不少。在这些跟着我们这么多年已经熟悉的技能上,依然免不了“出错”。更别提去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时,如果一直畏缩,害怕犯错、害怕失败,很难有进步。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如果一味批评指责,当孩子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是不愿与我们分享寻求帮助的。

试着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我不想让你去外地,是因为我会很想你,也怕你照顾不好自己,更怕你以后离我太远就不会回来了。”

“我知道你一直在为英语成绩苦恼,听说优优课下有自己的补习计划,我们要不要试一下这种方法?”

“碗摔碎了,你没有受伤就好,可我也挺累的,不想收拾烂摊子。”

“考试无非两种结果,考好了和没考好。没考好就找找原因嘛!咱们一起看看错在哪了。”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可很多“下意识”说出来的话,却并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

多表达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不让爱蒙上一层看不透的外衣。

只有让孩子接收到你的善意,他才能更加确信:

我被尊重着、被信任着、被理解着,我也会更尊重、更信任、更理解给予我这些确信的人,从而形成自尊、自信、独立的品格,毕竟这才是支撑孩子未来的软实力。

本文作者|啾啾

本文来源|深度育儿(ID: baomabaobao ),每天中午一点半,为您分享有深度,有态度的育儿知识。

视觉设计|王荣佳

责任编辑|王佳实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上方图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中国教育报好老师APP吧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