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24小时 >

“数”上沈阳 |2022年,33条城市街路更新形成“沈阳经验” 播资讯

来源:沈阳网  

通过打开鲁迅儿童公园的现有围墙,在公园内开辟出一条平行于城市道路的人行通道,让稍显平淡的文艺路实现了“园路一体”;在独一无二的国防教育及英雄纪念文化背景中,陵园街不仅成为去往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最主要的市政道路,也成为赓续红色文化的生态走廊……


(资料图片)

2021年11月4日,沈阳市作为东北地区唯一城市入选全国第一批开展城市更新试点名单,标志着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已进入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新阶段。去年,沈阳完成33条主次干道街路更新工作任务,总长度66公里,探索出“以车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实施范围由“道路红线”转向“完整街道”,设计导向由“工程设计”转向“人文关怀”的工作理念,设计方案涵盖道路、市政、景观、建筑四大板块、12个类别、45个要素,目前已初步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老工业基地城市更新的沈阳经验。

让时代记忆重焕光彩

初春阳光正好,73岁的市民赵宣淇像往常一样在文艺路上溜达。住在方型广场附近多年,赵宣淇对文艺路很有感情。前些年路面不少地方坑坑洼洼,下雨天遇有车辆经过,时不时就要被溅一身泥水。“晴天时风一刮,坑洼里的灰尘就直往脸上扑。”赵宣淇回忆道。

由于常到老街调研,市城乡建设局城市建设处处长李士强听到不少群众反映:“文艺路该修修了。”如何让老街区焕发新生机?前期调研,摸清百姓实际需求,是第一步。

“更新之初,我们就向两侧南湖街道、南市场街道200户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并组织多次座谈听取意见。”李士强告诉记者,“行车道太少了,老堵车”“商户占道问题严重”“空中‘蜘蛛网’太密了”……居民反映的问题集中在“路上”和“空中”两方面,为此,街路更新设计遵循还路于民、架空线入地原则进行基础设计,增加两侧景观绿化。设计方案出台后,在文艺路两侧居民小区的大门口进行公示,再次倾听人民心声并最终实施。

经过近一年的时间,文艺路完成改造,从东到西,不仅可“漫步”,两侧的建筑更可“阅读”。鲁迅美术学院就坐落在文艺路上,校区北侧围墙变成了“文化墙”,一幅幅艺术作品让校园的文艺气息“出街”融入城市生活。鲁迅儿童公园和南运河是文艺路沿线得天独厚的绿化水系资源,通过这次改造,将公园、滨水空间的外部围栏打开,并且将人行道引到公园内部,形成“园路一体”。在南运河边修建了栈道和观景平台,让“水城融合”。

“更为重要的是,现在文艺路比以前更宽了,路面更加平整,沿街乱停放的车辆少了。”赵宣淇说,走在路上,再也不怕灰尘扑面、泥水飞溅了。

街路更新重在“以人为本”

街路更新是沈阳确定的“五工程一管理”重要工作任务,是沈阳实施城市更新五大行动的重要内容。通过一年多的试点时间,街路更新不仅实现了城市的“逆生长”,更重要的是,它们满足了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更新中,沈阳积极推进城市洁化、序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坚持“两分离、两优先、两贯通、一增加”,突出“简约、大气、舒展”的北方城市风格,努力展现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大都市形象。首先,沈阳通过街路更新深入贯彻行人优先、非机动车优先,机非分离、人非分离,人行道贯通、非机动车道贯通的“以人为本”交通路权理念,着力完善交通设施,优化慢行空间,共计增设公交站台等便民设施500余处。

通过街路更新同步实施沿街建筑立面更新。一年多时间以来,沈阳通过街路更新实现25公里强电、60公里弱电入地建设、多杆合一平均合杆率近80%,新增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新增节点游园60处、整治建筑广告牌匾共计5万平方米等一系列改造,充分融入宜居、绿色、人文、智慧要素。比如,浑南区恒达路,沿街立面升级改造,架空线缆整体入地,各类线杆整合,增加城市书屋、沿街座椅及休闲公园,街路各类功能要素齐全。

深入贯彻“以文化城”理念。通过街路更新充分挖掘街路历史文化资源,突出文化元素,一路一策实施街路更新改造让街路有历史、有文化、有记忆、有故事。比如,沈河区建院街围绕“沈阳建筑大学”文化元素对道路两侧立面进行更新改造,打造舒适宜人的新型街道空间。

“沈阳的街路更新绝非推倒重来,而是基于东北老工业城市现实的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的更新,今年沈阳计划启动20项街路更新工作任务,涉及8个区,总长度35公里。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使街区更具有宜居性,更具有以人为本的活力,让诗意城市在‘烟火气’构筑的日常中释放魅力。”李士强说。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于海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