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24小时 >

“虎人虎事”源远流长

来源:沈阳网  

画作为杏林社区居民根据“虎守杏林”传说创作

虎,哺乳纲,食肉目,猫科,大型食肉动物。

提起老虎,威猛,冷峻,百兽之王,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但在古代时期,虎又被誉为“神兽”,与龙一同有“云从龙,风从虎”的说法,讲义气、懂义气,成就了不少佳话。

虎年来临之际,唠唠与虎有关的故事,一起品咂年味。

敬畏与对抗

公元前11年,罗马人在马赛拉恩教堂的献礼仪式中第一次见到老虎,震惊于虎的威猛,于是罗马人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汹涌的底格里斯河将其命名为“Tiger”,并产生了对虎的宗教崇拜。

中国的虎文化更加源远流长。作为中国的古老图腾之一,不论是阴山岩画还是神话传说,抑或是《山海经》中都有关于虎的记载,可见老虎对于先祖有着重大的影响。古时,虎被用来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调兵遣将的兵符也被称为虎符,蜀汉封“五虎上将”彰显勇往直前的猛将。在更为广泛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中,虎的形象也随处可见,且流传范围更广、时间更久,直到现在我们也总会听到有老人把“虎食小儿”(狼外婆故事的原型)讲给夜半哭闹的孩子听。

虎的凶猛令人敬畏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威风、祥瑞的形象也深入人心。“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博挫锐,噬食鬼魅。”虎也承载着镇宅守墓、驱邪避灾的希冀,并逐渐演化成驱邪、祈福的中国虎文化内核。

虎文化成传统名片

过去有一种纪年方法,就是将天干地支顺序相配,组成六十甲子的循环。在六十甲子当中,十二生肖又会据此而循环。即将到来的是六十甲子中的壬寅虎年。除壬寅年是虎年之外,还有甲寅年、丙寅年、戊寅年、庚寅年四个虎年。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中虎年排位第三,以虎为属性的人多被认为是宽容慷慨、乐观且具有领导力的群体。

近年来,随着十二生肖文化更多文化和民族所接受,虎文化也像春风送暖一般,传递到世界各地,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闪亮名片。

虎年,也成为虎文化的“本命元年”。

在住宅安置与虎相关的摆设或张贴相关装饰,是彰显虎年年味的主要方式。虎画是常见的虎年装饰之一,通常挂在入门处,驱灾送福。对于小朋友而言,虎的形象多出现在服饰中,母亲亲手缝制的小布老虎、虎头鞋、虎头帽,可可爱爱的同时,也有护佑平安之美意。

猛虎也会孤独

作为瑞兽“龙凤虎”中唯一存在的“真实动物”,老虎还有一些鲜有人知的“小秘密”。

老虎独霸山林、形单影只,不仅仅是因为“一山不容二虎”,也是“生活所迫”的不得已。“恶虎之恶在于饿”,著名学者李零曾这样解释道。对于食物的大量需求要求老虎们要耐得住肠中寂寞,找到合适的机会进行捕猎。换句话说,老虎们虽在食物链的顶端,但实际上野生的老虎并没有生存保障。身体储存的能量会被捕食时的搏斗消耗,一无所获又是常有的事,所以如果连续几次无功而返,极易发生饿死的困状,尤其是冬季时节。不难想象,白雪封山,独虎踽踽而行,潜伏与跟踪、凶猛与好斗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背后又有多少孤独与恐惧……

是“神兽”也是义兽

说起与虎相关的故事,远有耳熟能详的“武松打虎”,后有老虎学艺、老虎拔牙等寓言童话演绎,还有就在我们身边抛去凶猛外壳、换上守义主题的“虎守杏林”。

沈河区有个社区叫杏林社区,在当地就流传了一段与虎有关的佳话。

相传,药王孙思邈四处行医,云游至杏林社区附近(当然当时还没有杏林社区一说)。药王见当地景色优美、民风淳朴,便停留脚步悬壶行医。与其他施医者不同的是,孙思邈治病并不收取银两,而是要求患者病愈后以植杏树的方式回报。小病三株重病五铢,久而成林,果熟之后又用杏换谷,用以赈贫。

一天孙思邈外出采药,发觉身后有一猛虎随同,初见时极恐,但是虎并不伤人,伏地低鸣,原来是来求医。药王掰开虎嘴,见其喉咙中卡了一块兽骨,药王医者善心,有意救之,刚想要将手深入兽口为其取骨,却又担心怕老虎受痛不受控制伤害到自己,思来想去药王便将挑药用的铜环套在手上,卡住老虎的牙齿,一番鼓捣终于帮它去除了病灶。老虎获救后并未离去,而是报恩于孙思邈,做了药王的坐骑,还为其守护杏林。而孙思邈用于治疗老虎的铜环“虎撑”后衍生为行医者的标志之一。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

主任记者关彤

实习生张哲

关键词: 源远流长 虎人虎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