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24小时 >

新一线城市相对一线城市不同学历的人才流动率,还是不一样

来源:河南商报  

“一线城市容不下肉身,三、四线城市容不下灵魂。”

那么,新一线城市是否就成了“鱼和熊掌兼得”的理想栖息地?至少目前来看,很多人是这么选的。

凭借相对友好的房租房价、宽松的落户政策、互联网大厂的入驻,以及还不错的收入,新一线城市“气势如虹”,已经开始逐步代替一线城市,成为国内的“人才磁场”。

现象1

新一线城市成“人才磁场”,一线城市吸引力下降

更愿意去新一线城市生活和工作已经成为这届年轻人的选择。新一线城市与一线城市对毕业生的吸引力,早在2017年就已经开始逆转。

麦可思从2009年就开始发布《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20年发布的已是第12次年度报告。

其多年跟踪毕业生就业选择发现,新一线城市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本科毕业生选择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从2015届的22%上升到2019届的26%;而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从2015届的26%下降至2019届的20%。

不仅应届毕业生如此选择,恒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9年,一线城市人才流入占比只有20%,且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新一线城市人才流入占比则稳定在45%左右,而且逐年上升。

解读:

新一线城市成了不少人才折中的选择

选择新一线城市,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在大城市虽然工作机会较多,然而房价较高,落户困难;而直接去三、四线城市生活,工作机会、生活便利程度并不尽如人意。于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新一线城市就成了折中的选择。

与一线城市相比,新一线城市有比较多的创业活力,但是又没有北上广深让人燃烧到猝死的压力。而且这些城市的特色产业,满足了年轻人对就业和创业的不同需求:想做电商、网红可以去杭州;而长沙、重庆、成都、郑州制造业比较发达;如果有志于做外贸,武汉、南京、福州、厦门都可以去看看。

而且这些年,在“抢人大战”中,新一线城市确实拿出了诚意,比如落户、租房补贴、购房补贴、生活补贴、创业补助等。

这也让很多在新一线城市读书的年轻人,愿意留在当地工作。2019年,全部15个新一线城市本地高校应届毕业生留存率均超过50%。其中,长沙、杭州、武汉2019年本地高校应届毕业生留存率均超过60%。杭州、天津、苏州外省籍学生留在当地的比例,均高于一线城市广州。

除了应届毕业生,新一线城市也承接了部分一线城市人才的回流。

以郑州为例,从一线城市流入郑州的人才数量是郑州流入一线城市人才数量的1.25倍。

距离广州、深圳比较的东莞,更是承接了大量的一线城市外流人口。

现象2

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一线”依然高于“新一线”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新一线城市相对一线城市不同学历的人才流动率,还是不一样。

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受教育水高的人群仍然更倾向于选择一线城市,尽管新一线城市在努力缩小差距。

从不同学历人群流入新一线城市及一线城市的比值来看,新一线城市暂时还无法完成对博士人群的吸引,尽管其他学历水人才流入新一线城市更多,但依然可以看出,学历越高,流向一线城市的比例越高。

这显示出,新一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相比,经济发展水、产业结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等还有一定的差距。

以高等教育资源来看,北京、上海“双一流”大学力压所有新一线城市,而毕业生呢,又惯留在读书的城市工作,这让一线城市有了对高素质人才的天然吸引力。

在高等教育资源方面,郑州在新一线城市中几乎垫底。

而一线城市更多“总部经济”的产业结构,对顶尖人才的流向也起了决定作用。

90后对互联网大厂的执念,就像50后对国有企业的执念。尽管互联网大厂的区域总部目前落地了很多新一线城市,但区域总部的业务与总部完全不同,区域总部更多的是拓展、地推,基本承担的都是销售的工作,而产品研发、后台开发等对博士等高学历人才有吸引力的岗位,基本与区域总部无缘。

解读:

与人才培养相比,产业才是人才流入关键

对博士等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对很多新一线城市来说是“通病”,“症结”在于产业结构:与一线城市相比,新一线城市总部经济相对匮乏,一些高端人才在新一线城市找不到合适的岗位。

博思金融猎头合伙人栾红亮说,以金融行业为例,总部在郑州的银行只有三家,券商、期货公司只有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的数量也非常有限。对金融行业的高端人才来说,如果“跳槽”来了新一线城市,未来继续“跳槽”的机会成本,可能远高于一线城市。这导致很多高端人才不愿意来新一线城市,即使来了也很难长期留下。

不过,部分新一线城市也在探索人才问题破局:成都、杭州已经找到了一些属于自己的路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城市已经和一线城市一样,孕育了当地独特的经济生态,让高端人才需求产业在当地得以落户。

这对郑州来说,可能也是一个启发:与人才培养相比,产业才是人才流入的关键。

关键词: 诚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