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24小时 >

微信"短内容"是什么 短内容如何承载? 从私密走向开放的又一次探索

来源:北京商报  

微信公开课继续刷屏,张小龙承认微信过去的两大失误,其中一个就是短内容创作生态的不完善,并预告“新版本即将上线,微信将发力短内容”。

微信足够大,每个新功能都会引发热议,也搅动行业竞争,但像这次主动强调某个新业务,并不多见。

那么,张小龙口中的“短内容”会是什么呢?

本栏认为,可以试着从两个维度+两种风格来探讨微信在“短内容”缺什么,那它就需要发力什么。

其一,短内容承载什么?无外乎图片、文字、视频和音频。在这个维度,微信其实什么都不缺,只不过比重略有不同。

微信生于移动互联网,一开始主打音频通讯,这是移动互联网早期新型IM的卖点。但音频毕竟存在较大的信息流失程度。

随着微信生态不断扩容,及至微信群、朋友圈和公众平台等三大功能上线,微信的内容属性,以社交为纽带,图文占据主导地位,音频不是很重要。

尤其是公众平台的“媒介”特质,让图文大行其道,占据了微信内容承载的最大篇幅。

如今,视频被看作未来趋势,但微信并不缺乏,在聊天(包含群聊)、朋友圈、公众平台,微信都给予视频入口,甚至上线了“视频动态”这样一个独立功能。

因此,从承载力上看,微信短内容什么都不缺,那问题就出在了其二上。

其二,短内容如何承载?

前文提到,聊天、朋友圈、公众平台,要么为了音频、图文而生,要么让图文唱了主角,除了上线最晚的“视频动态”,在功能设计和用户习惯上,音频和视频确实是微信的短板。

虽然起家于音频通话,但音频算不得主流内容产品,只在特定场景下拥有市场,微信自然也不会为此在功能设计上大费周章。

毫无疑问,视频就成了微信最大的短内容短板,尤其是用户习惯的比重层面,短视频是微信之殇。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抖音、快手愈加火爆,也就让微信显得愈加失落。

这种失落的挽回并不容易,作为一款私密社交为主的生态产品,不允许微信大张旗鼓地走抖音模式,将用户的私密社交圈直接导向公众社交圈。这样不仅让微信的产品变得“很重”,还影响了微信在工作、学习等领域的严肃属性。

但困难不代表没有机会,在微信的重要功能中,公众平台是将私密和公开巧妙平衡的产品:作为用户,私密订阅,也可以与好友分享交流;作为创作者,拥有了一对多的公众传播语境。

正如张小龙自己所言,短内容是否也可以借助公众平台这样的产品模式,让每个人输出自己的声音,而不至于苛求长图文那样的创作门槛,也不担心朋友圈、群聊这类私密社交信息外泄。

倘若如此,这是微信从私密走向开放的又一次探索,这次探索不只是商家、创作者,而是关乎每一个微信用户,其中的平衡之道很难,但不得不为之。

关键词: 微信 短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