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24小时 >

多次被网络消费了感情 用"自杀号"无底线造谣者必须严惩

来源:中国青年报  

性侵、儿童、幼儿园、福利院……当这些关键词联系在一起时,严重击穿道德底线的信息激怒了所有人。加上与即时通信工具页面高度雷同聊天截图,和所谓“当事人”轻佻不屑的语言,更是让这样的信息无法被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接受。

转发、围观、求真相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主流媒体跟进采访核实,公安机关、民政部门介入调查,信息在前方“裸奔”时,追寻正义的各方正苦苦追赶信息中的线索,调用大量资源进行调查核实。

从贵州省通报的部分信息就能看出有多少人为核实这条信息在连夜工作——贵州省公安厅和贵州省民政厅分别派出工作组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毕节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对所辖11个县区以及所有乡镇街道、村进行了排查,并对11所儿童福利院(含设有儿童部的5所社会福利院)的所有儿童展开全面排查;毕节市对所有县、乡村的9所儿童福利院所有孤儿、弃婴(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展开全面排查,对4607所“儿童之家”开展检查。

可想而知,这样的排查背后需要调动多么大的社会资源。而鲜有人发现,此时,最早发布这条消息的微博账号“VictoriaGuy”主动消失了,当网络世界中许多网友和大V纷纷转发着这个微博账号提供的截图和文字信息时,“VictoriaGuy”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使命”,企图消失得无影无踪。

随着信息的不断扩散,一些“自媒体”“营销号”加入其中,求证是否属实的语气渐渐变成肯定的语气,许多“自媒体”“营销号”加上了一连串的惊叹号,有的甚至在标题中写着“删除前大家转发”“转发把凶手绳之以法”等字样,情理上抢占了道德的制高点,但在传播上,无形中起到了暗示确有此事的效果。

诚然,每一位公民都有探求真相的权利,人民也有权利要求相关部门求证自己关切的信息,包括微博账号“VictoriaGuy”背后的主人,也有权利为了维护社会正义向警方提供线索,要求核查。但在网络发声时,探求真相最起码的底线是,不能将一个不确定有没有的信息,当成一个已经存在的事实传递,更不能无中生有地造谣。

通过各方努力,总算及时澄清了事实,围观网民提到嗓子眼的心又放了回去,但全社会为这一条谣言付出的成本实在太高,许多网友感叹“又一次被网络消费了感情”之后,留言必须严惩造谣者。

好在公安机关没有让放出谣言的微博账号在“自杀”后庇护住造谣者,发帖人赵某被依法刑事拘留,等待他的是法律的制裁。

轰轰烈烈的一场网络事件结束后,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反思:网络社交平台如何防范“自杀号”发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就消失?如何处理“自媒体”“营销号”为了流量炮制有强烈暗示性的标题?如何将网络中沉淀下的谣言信息做出明确标注,不再误导其他人?

我们又该如何面对依然有可能会出现的“惊人信息”,有序、有效地围观呢?

关键词: 网络 消费感情 无底线造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