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本报记者 车 斌 屈 佩 包 晗
(资料图片)
北京中轴线一路向北,燕山脚下,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掩映在连绵起伏的蓊郁中。7月3日至4日,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在此举行。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的约400名中外嘉宾围绕“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携手绘就现代化新图景”这一主题交流对话、激荡思想、凝聚共识,一幕幕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生动场景,成为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生动实践。
加强不同国家人民间对话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国家版本馆汇文厅,借助数字技术搭建的“未来之城”雄安新区规划和建设图景,正是感知中国式现代化的窗口。
自1964年第一次来到中国,澳大利亚联邦人文学院院士马克林一直关注中国的发展。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当之无愧的贡献。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成功的,而且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
“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各国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中国独特的经济结构、政治传统、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国必然要走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现代化之路。”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晓林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使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变为现实,从根本上破除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
余下全文
关键词: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粤ICP备2022077823号
创氪网 www.chuanganwang.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广州中创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投稿投诉联系邮箱:317 493 12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