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三文娱 >

全球快讯:江淮观察·开发区巡礼丨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加速跑”

来源: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这可能是一组你所不知道的数据:安徽13家国家级经开区贡献了全省近1/2的外商直接投资、1/3以上的进出口、1/3以上的税收、1/6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1/9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


(相关资料图)

大众汽车、大陆集团、采埃孚、日立建机……在“国字号”开发区里,世界500强和知名跨国公司加速集聚,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加速升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质量与速度并重,安徽国家级经开区促改革、扩开放、优环境,不断提质扩量增效,已成为安徽省对外开放的主要平台、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产业集聚的重要基地、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产城融合的重要载体,成为安徽改革开放的亮丽窗口和名片。

有闯劲,勇当开放“排头兵”

不久前,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合肥经开区签署协议,总投资近10亿欧元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正式落户合肥经开区。该项目是目前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最大的科技和创新中心,预计于2024年一季度正式投入运营。

大众与合肥经开区结缘已久。近年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已相继在合肥经开区投资落户了整车制造基地、配套核心零部件、销售及数字化服务总部、软件研发分公司以及智慧物流等项目,打造大众集团在华新能源汽车基地。

合肥经开区成立于1993年,长期以来,传统制造业是该区发展“法宝”,大众、蔚来等一批企业的涌入,为该区制造业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字号”开发区要在经济发展中勇担排头兵的使命。近年来,像大众汽车一样依托合肥经开区加快布局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正在持续增加。

安徽13家国家级经开区集聚了大陆集团、采埃孚、日立建机等一批世界500强和知名跨国公司,培育了联宝科技、奇瑞汽车等一批外向型龙头企业,建设了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片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际合作产业园等一批高能级开放载体,为全省外贸外资发展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大企业、大品牌青睐安徽,外资也随之而来。2022年,13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实际利用外资额9.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437亿美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44.4%、38.6%。

有拼劲,发力产业“主阵地”

领跑产业,拥抱世界。

“灯塔工厂”被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代表了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的最高水平。目前,合肥市共拥有4家“灯塔工厂”,拥有量居全国第二。值得一提的是,在这4家“灯塔工厂”中,合肥经开区就有3家。

国家级经开区作为推进产业发展的主引擎,积极培育以“灯塔工厂”为首的领军企业,而像“灯塔工厂”这样的领军企业也“点亮”了国家级经开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不断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1993年芜湖经开区建区之初,招商引资主要面向汽车电子产业,1997年,奇瑞汽车在芜湖经开区打下第一根桩。随着领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集聚效应逐渐增强,汇聚多家头部车企及上下游配套企业。

多年来,企业与经开区共同成长,不断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目前,芜湖经开区呈现出以“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电、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为主,新型显示、光伏新能源、轨道交通装备三大战新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安徽国家级经开区勇担经济发展先行区之使命,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合肥经开区和芜湖经开区的新能源汽车、滁州经开区的智能家电、马鞍山经开区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集聚发展,同时应运而生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氛围浓厚。2022年,安徽13家国家级经开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46个,增长24.9%。

走在产业发展的前沿,加速产业绿色转型的进程,国家级经开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合肥经开区、芜湖经开区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荣誉称号,合肥经开区连续两年蝉联“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最佳实践园区”。

有干劲,锻造发展“主力军”

在宣城经开区内,厂房鳞次栉比,企业错落其间,耸立的塔吊、忙碌的工地,从工厂驶出的满载货物的卡车,放眼望去,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2022年,宣城经开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5亿元,增长13.4%,增速居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7%,增速居全市第一。

以宣城经开区为代表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支撑力量。来自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13个国家级经开区,以占全省约1/200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省近1/2的外商直接投资、1/3以上的进出口、1/3以上的税收、1/6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1/9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高质量发展结出累累硕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营商环境是地域经济繁荣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经开区的吸引力就在于此。在合肥蜀山经开区,管理者“变身”为服务员,运用智慧平台为企业精准推送惠企政策,定期举办“企业微沙龙”,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更精准、高效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在省商务厅的统一部署下,全省经开区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一改两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激发发展活力,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吸引外企进驻。

如今,安徽国家级经开区的规模实力还在不断提速进位。统计显示,目前,全省经营销售收入千亿级国家级经开区有5家,其中合肥经开区规模超六千亿元。在2022年全国217家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合肥经开区跃居全国第6位,排名创历史新高,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十强,居长三角第3位、中西部第1位;芜湖经开区居全国第20位,中西部第2位。

让国家经开区成为改革的引领区、开放的先行区、创新的示范区、发展的动力区。各地明确开发区主导产业定位,围绕主导产业精准开展“双招双引”,不断延链补链固链强链,注重培育上市公司、专精特新企业;着力打造多层级产业生态圈,构建高能级创新载体,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的牵引作用,促进土地等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完善评价考核和政策激励,建立“赛马”机制……2022年,13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全区经营销售收入19111.4亿元、税收收入752.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190.7亿元,分别增长7.2%、21.4%、12.6%。

“解码”安徽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之路,可以清晰地发现,正是因为敢闯,敢拼和敢干,才让安徽成为外商投资的首选地、优选地。

千帆竞发,奋楫争先,这里大有可为!(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陈 亮 张 永 刘静文 彭园园)

相关新闻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