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三文娱 >

35 岁的职场人,试图打破“年龄魔咒”-全球简讯

来源: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孙佃潇 北京报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下,"35 岁职场门槛 " 成为热议话题。求职难、晋升难、再就业难等问题,仿佛是 35 岁以上群体在职场中难以跨越的一道坎。

35 岁,究竟意味着什么?而 35 岁的职场人,又在面临着什么?近日,海报新闻记者采访了 4 位年满 35 岁的职场人,他们经历过降薪、裁员、失业,看见了年龄门槛,意识到年龄危机,并试图转变思维,用不被定义的自己,去打破 35 岁 " 年龄魔咒 "。

失业:面对降薪和裁员,他们选择 " 逃离 " 内耗

6 年前,30 岁的郑航在北京一家大型民营企业担任业务经理。因工作能力突出,他曾连续 5 年获得公司员工最高评分,与之匹配的薪资待遇也属基层员工的 " 头部 "。

但是后来,公司因经营不善,陆续出现了降薪、裁员、工资发放困难等问题,郑航的薪资也陆续下调至原先的 50%。" 不止降薪,当时还出现了很多特别消耗心神的事情,工作氛围也很压抑,我就感觉上班像‘上坟’一样,经常会陷入到毫无意义的内耗中去。"

深思熟虑后,郑航在去年 5 月份跟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决定休整几个月后,在号称 " 金九银十 " 的秋季招聘期,再出发。

遭遇相似经历的,还有李冉和林明宇。23 岁那年,李冉进入建材行业,从事品牌策划。一个普通的小镇青年在广东独自打拼了 12 年,凭借努力,她从月薪 3 千元一路涨到 2.6 万元,现在却回到了 0 元。

去年 9 月底,李冉所在的公司或因效益受影响,开始对员工降薪,她也逐渐厌倦了公司 " 乌烟瘴气 " 的氛围。在她看来," 逃离 " 好像是当时没有选择的一种选择。离职后,李冉选择回到老家休整,年后再回广东重新找工作。

7 年前,29 岁的林明宇则进入到广东一家尚处于初创期的小型互联网公司,任品牌经理。伴随着互联网大潮汹涌而来,这家公司顺势成长为行业内知名的头部互联网公司,他也随之在入职 2 年后,从品牌经理晋升为品牌总监。

然而,面对疫情突袭,行业中的裸泳者开始出现,其所在公司面临着业绩下降加剧的局面。公司架构调整、经费大幅缩减、陆续裁员,林明宇所在的品牌部门几乎面临着无事可做的困境。思前想后,在其工作近 7 年的他,去年 4 月份做出了离职的决定。" 如果我当初不走的话,估计今年 3 月份也要被优化了。"

困境:" 年龄这道坎过不去,人家连简历都不看 "

真正等到 " 金九 " 节点,现实却给了郑航重重一击。"2021 年找工作的时候,我还挑挑拣拣的,不是大厂、大企业,薪酬不给我涨 10%,我基本上都不考虑。当时年龄也没有超,我和企业之间还会互相筛选一下,最起码能够走到面试的最后一步去。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个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从去年 9 月份到今年 3 月份,大半年的时间,郑航在各个招聘平台上陆续投递了几百份简历,但仅有一两家公司来邀约面试。" 投的简历大概有六成没人看,有三成已读不回,剩下一成会很客气地跟你说:年龄超了。"

" 我原来没有关注年龄这个问题,这次重新找工作,我就突然感觉年龄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有些岗位无论是工作职能还是经验要求,我都觉得自己特别合适,但就因为年龄这一道坎过不去,人家连简历都不看。" 郑航在投简历时注意到,有些公司的招聘信息中,会明确要求年龄低于 35 岁。而他去年离职时,刚好 35 岁。

今年 35 岁的高语嫣,则在去年年底经历了裁员。刚被裁时,她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以自己的能力,应该用不了半个月,就能找到一份新工作。但当她真正投简历时才发现,找工作原来这么难," 怎么面一个不行,另一个又不行?"

" 知道难,但不知道能有这么难!" 前段时间,李冉也因投递的简历杳无音讯而痛苦不已,时常凌晨 2 点还在招聘平台上刷招聘信息。35 岁未婚未育的大龄女青年、12 年的建材行业工作经验 …… 用李冉调侃自己的话来说:" 感觉人生 buff 叠满了全身。"

焦虑:年底被裁员,年都没过好

高语嫣的这段失业期,正好赶上春节。在合家团聚的时刻,她焦虑到年都没有过好。" 我每天都会愁,年后怎么办?想想每个月还有那么多支出,就会很焦虑。30 多岁失业跟 20 多岁相比,心态完全不一样了。"

去年离职后,林明宇则做了很多计划。比如,下半年暂时不工作,要回趟老家,还要安排一场旅行。但是,焦虑的情绪却无法藏匿。

" 虽然我给自己的预设是下半年不工作,但我当看到网上与品牌相关的岗位越来越少,薪酬也比自己预想的要低,甚至有的岗位会明确标注招聘年龄要 35 岁以下的时候,就感到会焦虑。" 在旅行的过程中,林明宇还会时不时停下来刷一下招聘信息。

这种焦虑来源于什么呢?在林明宇看来,首先就是年龄危机,其次是人到中年背负的房贷、车贷、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各种经济压力。最后一点,则是同龄人之间因相互比较而催生的焦虑。这三点,看似各有侧重,却又都跟年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持续失业的状态,也曾让郑航一度焦虑。在长达半年没有收入来源的情况下,他为了把房贷以及各种生活开支的缺口补上,还想过给人搬家和送外卖。" 他们的运营模式是怎样的、具体该怎么做、什么情况下能挣钱 …… 这些我都跟搬家师傅和外卖员们聊过,我还仔细做了个对比。"

转折:从求职无望到探索自由职业

" 一枚寻找全新生活可能性的自由职业者。" 这是 35 岁的李冉,写给自己的标签。在经历裸辞没收入、求职无音讯后,她决定 " 中年叛逆 " 一把,开始探索自由职业之路。

" 打工是一种生活方式,但不是唯一的生活方式。" 而从事自由职业,李冉同样认为,它是另外一种生活选择,但不是一种逃避方式,甚至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因此,她还从自身经历出发,为同样想从事自由职业的朋友,列了一份建议清单。比如:至少有维持半年以上生活的存款;会一门手艺,想赚钱的时候至少有个支点;社保不要断,要规划好基础保障;不要焦虑和内耗,要找到当下自己能做到的最优选择;寻求父母和朋友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避免陷入情绪的漩涡。

" 不要低估一颗螺丝钉,向往自由和大海的决心。" 如今,李冉探索自由职业的时间已近一个月,主要精力放在自由职业的同时,她也在寻找着轻创业的可能性。

和解与跨越:更换赛道,击破 " 年龄魔咒 "

去年年底,郑航因感染新冠,体力有所下降,搬家、送外卖的想法也就暂时搁置。不过,在家休养期间,他的心态也发生了一些转变。" 那段时间虽然没有收入,但是在家里‘躺平’,反而有一种身心放松的感觉。说实话,我并不后悔从原来的公司离开,虽然我当时的薪资是基层员工里面最高的,但我再也不想重复那种内耗了。"

就在半个月前,也就是失业大半年后,郑航成功入职一家距离自己住址 2 公里远的公司,每天步行上下班,公司氛围也不错,但薪资只有上家公司的零头。当问及入职原因时,郑航坦言:" 因为没得选。"

" 最让人难受的就是薪资待遇很低,但是团队氛围很好,大家相处起来也很融洽,收入低点就低点吧,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随后,郑航补充道:"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没有年龄歧视。"

林明宇同样看见了职场年龄门槛,但这一次,他决定转变思维、更换赛道,以另一种身份,打破 35 岁的 " 年龄魔咒 "。

离职后,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他得知朋友所在的语音直播公司正在招聘公共事务岗位。对他来说,公共事务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凭借自己在互联网行业从事多年的经验,他系统地梳理了这些年来积累的各种资源,绘制出了一张仅他所有的 " 公共关系图谱 "。而这,也成了他无缝衔接、顺利入职公共事务岗位的 " 法宝 ",薪酬也比原来上涨了 40%。

不被定义:35 岁并不尴尬,而是饱满

从看见职场年龄门槛,到与其和解,再到试图跨越它。35 岁以上的职场人如何定义自己?

在林明宇看来,他并不觉得 35 岁是一个尴尬的存在,反而觉得它是一个相对饱满的年龄。" 从大学毕业到 35 岁,10 多年的工作历程让我们吸收了很多能量。35 岁其实属于人一生中最中间的分水岭,无论是工作状态还是经验,都比较饱满。"

而面对职场年龄门槛,35 岁以上的职场人又该如何去打破这种刻板印象又或年龄歧视?

" 人的悲喜并不相通,我们能轻易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吗?贴标签的行为太多了,我们改变不了别人,只能做好自己。" 郑航认为,年龄门槛本就是人为设置的,但是贴标签容易,揭标签难,与其试图改变别人,不如先去改变自己。

林明宇亦持有相同观点。他认为,这个时代日新月异,每一刻都在向上发展,面对刻板印象,应该先从自身出发,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并不断精进自己。" ‘躺’在固有的知识架构里肯定是不行的,不管在任何行业或到任何年龄都是不行的。"

除此外,面对众望,还要学会接纳自己的平凡与平淡。" 这个社会可能对 35 岁以上的人赋予了太高的要求,大家可能觉得到了 35 岁,就应该家庭事业双丰收。但是,有的人到了 35 岁就是没车没房,就是一个平淡的 35 岁的人,这又有什么错呢?大家不能要求我们必须得多厉害,也不能要求 35 岁的人都一样。"

" 我并不觉得 35 岁以上是被抛弃的一代,我觉得我们都应该这样想。" 林明宇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郑航、李冉、林明宇、高语嫣均为化名)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