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三文娱 >

五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老师_五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全球焦点

来源:互联网  

提 到五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老师_五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大家在熟悉不过了,那你是否知道五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老师_五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吗?快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相关资料图)

1、五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征: 一、 是孩子情感、情绪的突发期——防止孩子形成叛逆的个性孩子一般在10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崛起,他们强烈需要父母的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们当作大孩子。

2、但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这一心理,仍把孩子当小孩子看待,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常常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而故意与父母作对。

3、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会让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很大的变化。

4、面对这一情况,家长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呢?二.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首先,这与孩子的自我意识形成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关。

5、在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时候,孩子会更多地遵从家长和老师的意见,从不会过多的去想“为什么”,他们认为家长和老师的话就是真理。

6、但是,到了四年级后,孩子的思维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他们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不好能怎样呢?其次,这与父母不了解小学阶段知识的难度发展规律有关。

7、学习难度不断加大,很多孩子都会感觉到对学习力不从心。

8、如果父母还总是不理解孩子,甚至是斥责、打骂孩子,那孩子只能产生很强烈的厌学情绪。

9、四、五年级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呢?方法一: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

10、很多的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上花了大量的心思,但是,容易让孩子产生误解:他是在为父母而学习。

11、父母越是逼着孩子去认真学习,越可能给孩子创造了拒绝学习、反驳父母的机会。

12、方法二:告诉孩子——你要为理想而学习也许父母们试图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来说服孩子要好好学习,然而,父母们却忽略了这一点: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思维的高速发展期,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父母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

13、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他们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学习。

14、方法三:父母不要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每一位家长都应该用平常心来看待孩子的成绩。

15、学习是学生的职责,学习好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做到的事情。

16、家长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好而沾沾自喜,或者用各种各样的物质来奖励她,这样只会让你的孩子有个错觉:学习是为家长学的。

17、 方法四:父母对一至三年级的孩子不要太过严厉在小学一至三年级,孩子是没有理性思维能力的,父母要求什么,他们就会做什么,父母说什么,他们就会听什么。

18、此时,父母的严厉可以起到作用。

19、但到了四、五年级,孩子有了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就会适得其反。

20、 三. 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关键期在孩子读三年级之前,,家长可以多问孩子快乐、少问学习,但到了四、五年级,家长就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了。

21、这种关注并不意味着家长要更多催促、督促孩子学习,每天都要对孩子提及学习的事情。

22、而是说,在四、五年级这个学习成绩即将定型期,家长要拿出一定的精力,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兴趣、帮孩子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23、方法一:经常给孩子“积极地暗示”孩子的自信心除了来自于他们的自我激励外,还需要来自于父母的赏识和鼓励。

24、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这样,家长说他聪明,他就聪明;家长说他笨,他真的会变笨,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讲的“暗示”作用。

25、消极的暗示:“哪里呀,我家孩子不行”;“我家孩子的功课不是很好”;“我家这孩子,成绩还可以,就是记忆力不好”;即使是家长对别人谦虚客套的说法,孩子听到耳朵里,也会认为这是家长对自己的评价。

26、在这种暗示下,孩子也就真的变笨、变差了。

27、正确的做法是,即使孩子真的记忆力不好,在学习方面真的有缺点,家长也千万不可轻易批评孩子。

28、积极的暗示:“你很聪明”;“你在妈妈心中是最棒的!”“你将来一定是一个大人物。

29、”方法二: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到了四年级,如果父母再逼着孩子去学习,孩子就要产生逆反心理了。

30、明智的父母不是逼着孩子去学习,而是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31、方法三:父母要谨慎对待“陪读”很多家长每天晚上都辅导孩子做作业、为孩子检查作业,这种陪读现象是毁灭孩子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的最大“杀手”。

32、家长在为孩子检查作业时,把他们的错误都指出来了。

33、这时,孩子就懒得去思考了,有时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里,就照着父母所说的答案写上了,更不用说去改正坏毛病了。

34、并且,当孩子有了依靠时,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信心都会明显地降低。

35、 四.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专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在小学的中低年级,而四或五年级是一个“分水岭”。

36、也就是说,在四、五年级之前如果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那这些好习惯将会伴随孩子一生;在四、五年级之后,如果孩子想改掉某些恶习,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否则孩子的这些坏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37、方法一:给孩子创造好习惯形成的好环境任何一种好习惯的培养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任何一种坏习惯的改正也不是轻而易举的。

38、父母一定要记住这样一条真理:孩子的好习惯越早培养越好。

39、方法二:父母要格外注意孩子的习惯生活习惯:勤劳、讲卫生、讲礼貌、有爱心、能够体谅他人;学习习惯:爱思考、细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性格:坚强、勇敢、乐观、积极。

40、方法三: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好习惯是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做家长的不能企图孩子“一口吃个胖子”。

41、利用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加法原则,让孩子慢慢来。

42、坏习惯也是一点点改正过来的,这样做不仅能保护孩子脆弱的自信心,也能让孩子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战胜自己的成就感,从而对自己的信心也会大增。

43、 五、是孩子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方法一:克服德育教育中的心理偏差预防定势效应定势效应是指,家长对孩子产生了某种固定的看法,对孩子的评价总受这种固定看法的影响。

44、家长要时刻提醒自己,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孩子的行为。

45、2、克服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就是以偏概全的意思。

46、也就是说,由于孩子出现了某些缺点,就弥盖了孩子所有的优点,认为孩子“一无是处”;由于孩子有了某项优点,就弥盖了孩子所有的缺点,认为孩子“一切都好”。

47、如果家长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孩子,总是误解孩子,孩子就会变得十分叛逆。

48、方法二:杜绝打骂,给孩子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从道德情感方面来讲,父母的粗暴会使他们越来越叛逆,道德水平越来越糟糕;而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则会使孩子愿意与父母沟通,从而使孩子的道德水平朝着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

49、方法三:在孩子的行动问题上下工夫孩子在道德品质方面出现言行不一致是很正常的现象,所以在这个时候,他需要父母的耐心引导,而不是责怪和批评。

50、方法四:利用潜移默化的暗示法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51、 应该是有些叛逆。

关键词: 思维能力 道德情感 教育方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