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三文娱 >

大观园的“原型”在哪? 当前热文

来源:北京晚报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红楼梦》中写到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还被恩准于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回家省亲庆元宵。省亲时,元春看到贾府为迎接自己而修建的省亲别院,题下此诗。百年间,关于“大观园是否存在原型”,曾引起过人们的许多讨论,诸说纷出,莫衷一是。

不太可能是恭王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很久以来,大观园“原型说”中,比较有名的是“恭王府说”,但大观园的“原型”不太可能在恭王府。

恭王府的前身是和珅营建的私邸,营建时间不会早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这是他走向乾隆帝宠臣的时候。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乾隆京师全图》上,和珅建宅邸的那片地方,还是一大片民居,不曾出现什么大型花园。

而乾隆四十一年,与《红楼梦》的写作相关的人物都已先后作古。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八月,脂砚斋泪笔悼曹公:“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畸笏叟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夏,泪悼脂斋雪芹几位:“前批者寥寥。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

“不数年”指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曹雪芹去世后,约五年光景。畸笏叟何时去世,没有史料,但可以肯定乾隆四十年(1775年)时已不在世。而《红楼梦》自乾隆三十二年,已如孤儿般在社会上被传抄。

现今的恭王府旧址有一处萃锦园,其中二十景名称与《红楼梦》大观园的部分景相似,甚至直接引用大观园的景点名称,如“曲径通幽”“渡鹤桥”等。萃锦园中的“蓺蔬圃”很像稻香村;“诗画舫”又似藕香榭;“养云精舍”(蝠厅)则有怡红院的影子……

唯一的解释是,这些建筑是和珅及后人对《红楼梦》大观园的模仿。乾隆帝去世后,1796年嘉庆帝即位,抄没了和珅全部家产,并赐其自尽。他的府邸也多事其主,直到三十年后,它被传给了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奕,此处才称恭王府。

大观园的皇家气魄

大观园有多大?《红楼梦》原文只写了:“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南北多长,书里没说。这就难算省亲别院的面积了。脂砚斋先生评到这里写道:“按此一大园,羊肠鸟道,不止几百十条,穿东度西,临山过水”。“三里半”是个准数,而“几百十条”可就是个概数,仍难断别院的面积和规模。

不过也不是完全无据可考。书里还写到,贾珍为大观园这些院落房宇置办了各色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帘子二百挂、猩猩毡帘二百挂、金丝竹帘二百挂、黑漆竹帘二百挂、五彩花帘二百挂……大概可以估算出,其中的房舍、亭、轩、榭,该不下于200处。北京的王府可找不出这样大的私家园林。

再看元妃省亲那天看到的景象:“一时,舟临内岸,复弃舟上舆,便见琳宫绰约,桂殿巍峨。石牌坊上明显‘天仙宝境’四字,贾妃忙命换‘省亲别墅’四字。于是进入行宫。但见庭燎绕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说不尽帘卷虾须,毯铺鱼獭,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真真是金门玉户,桂殿兰宫。扑面而来的是一派皇家气魄,为一般人家所不及。

圆明园:移天缩地在君怀

如果将目光投向清代的皇家园林,那么大观园“原型说”中的“圆明园说”,则相对更令笔者感到信服。

圆明园是清康熙帝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赐给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的赐园,占地不过300亩,距康熙帝的畅春园北约里许。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胤禛即皇帝位,即雍正帝。服丧三年后,雍正帝自雍正三年(1725年)对圆明园大加扩充,占地3000亩,增建景点,有名的28景。弘历即皇帝位后,继续营建圆明园,至乾隆九年(1744年)建景至40处,达到极盛时期。

圆明园的兴建,利用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加以人工的创造,在平坦的土地上,开凿出许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湖泊和池沼,堆筑起无数连绵起伏、曲折有致的岗埠和丘陵。在峰回路转之处、山崖丘壑之间,到处都是清清的溪泉、潺潺的流水,湖泊中,最大的是福海,浩瀚的海面上,浮现出仙境般的“蓬岛瑶台”。

以诗文的体裁应用于园林建筑的匾额,也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特色之一。诗文以匾联题刻的形式,组织于园林中,增强了园林艺术的感染力,也有助于游园者对园林意境的领会和欣赏。

圆明园的建设,继承了中国历代优秀造园传统,突出的表现是创造了有主题思想的自然景观。有的取自对大自然的写生,有的取自诗词意境,甚至绘画意境,有的是仿效江南著名园林。主题思想不但融于艺术景象中,并且通过匾联、题刻种种方式标明出来。这些匾额或题于内檐、外檐、戏台上下、敞厅内外、门斗、门洞上,或题刻于岩石,或镶于廊壁,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点出亭、碑、船、牌楼的名称。

张篁溪先生珍存的《圆明园匾额略节》,不仅列出660件匾额题字,还详细注明这些匾额题在什么位置上。据张篁溪先生之子张仲葛教授披露,“圆明园匾额内容繁多,数以千计”。

1981年11月出版的圆明园罹劫一百二十周年纪念号《圆明园》第一期上,以圆明园管理处名义发表的一篇纪念文章披露:“圆明园极盛时,共有一百多座各类型的木、石桥梁,有园林风景组群一百余处,楼、台、殿、阁、亭、榭、轩、馆、廊等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比紫禁城的建筑还多一万平方米”,真可谓是“移天缩地在君怀”。清代诸帝,每年都有一半时间,居住园内,并在这里举行朝会和处理政事。

曹雪芹生长于雍乾之际,此时正是北京城内和西郊造园之风大盛之际。乾隆九年,圆明园最大的扩建工程完成,曹雪芹也刚好开笔创作《红楼梦》。这座刚刚建成的“天下第一园”,想必给了曹雪芹启示和借鉴。而大观园之大,也恰恰能在圆明园找到匹配。

借圆明园实景

曹雪芹借景圆明园,并不是虚写其景。恰恰相反,曹雪芹似乎真实地写了他所借之景。

《红楼梦》中,贾府为迎接元妃回家省亲,特修建了大观园。第十七回写到贾政率领众人验收大观园。

“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往前一望,见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题留处……宝玉道:此处并非主山正景,不过是探景一进步耳,莫若直书‘曲径通幽处’……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

“一路行来,或清堂茅舍,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长廊曲洞,或方厦圆亭,贾政皆不及进去。”

乾隆年间,在皇家如意馆供职并参与西洋设计和建筑的法国人、耶稣会士王致诚(1702-1768)对圆明园也有一段文字描写:

“当人们沿着那些曲折的经过岩洞和亭子的小径离开一个山谷的时候,立刻会发现他又置身于另一个山谷之中,这里的地形和建筑与前者全然不同。所有的山丘都覆盖着树林和花卉,河道的驳岸都不像我们那里以打磨得很光滑的石块镶砌,而是以粗糙的极不规整的石块堆叠。堆叠技巧很高,因此它们都很像天然的岩壑。河道时宽时窄,随着堆山叠石的脉络走向形成许多大弯小转。岸边遍植花木,它们都是从岩峰里面长出来,仿佛自然生长的。花木四季不同,沿河岸边则以鹅卵石铺成小路,它们从一个山谷导向另一个山谷。这些小路都是弯弯曲曲的,有时沿河,有时又在山涧穿行。”

引述王致诚对圆明园大段的描写,一是当时的传教士们详尽地介绍中国的造园艺术,在欧洲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对促进欧洲园林的变革起了一定的作用;二也是令笔者惊服的是,估计曹雪芹、脂砚斋等都没看到过这段文字,但是,贾政验收大观园的路线,却与王致诚看到的圆明园景象极为相似。也许他们所看、所写的,都是圆明园的真实景象吧,这也算是一种机缘。

当然,不能武断地说大观园就是圆明园。曹雪芹在江南度过童年,也有相当丰富的园居经验,只不过,曹雪芹创造大观园时,一定从北京当时最大的园林实践“三山五园”中吸收了大量的素材。而我们如今也可以通过《红楼梦》,去想象圆明园当年的风姿。

“注释”雍正诗

有意思的是,除了整体大环境,具体到大观园中的小院,贾政看到的景象,也能在雍正的文宝中找到相似之处。

雍正年间,圆明园内有一去处,名竹子院,或竹子馆。雍正帝有一诗题“竹子院”:

深院溪流转,回廊竹径通。

珊珊鸣碎玉,袅袅弄清风。

香气侵书帙,凉阴护绮栊。

便娟苍秀色,偏茂岁寒中。

幽雅的竹子院与潇湘馆十分相似,雍正写的“香气侵书帙”,也恰合了贾政对潇湘馆的点评:“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红楼梦》中,贾政等人看过潇湘馆后,又来到充满了野趣的稻香村。

“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巧合的是,雍正帝对这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也有诗作,其中一题为“沿湖游览至菜圃作”:

一行白鹭引舟行,十亩红渠解笑迎。

叠涧湍流清俗念,平湖烟景动闲情。

竹藏茅舍疏篱绕,蝶聚瓜畦晚照明。

最是小园饶野致,菜花香里辘轳声。

雍正听到了菜花香里的辘轳声,曹雪芹与贾政则应是看到了如此景象吧。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