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三文娱 >

古人生活的一场沉浸式体验

来源:解放日报  

在古人的生活习惯里,藏着原汁原味的风俗文化和沉淀千年的东方美学。


(资料图)

《古人这样过日子》聚焦古人购物、饮食、习俗、娱乐、养生、婚姻、职场7个方面,精选了41个有趣而有代表性的话题,打造硬核古代生存指南。它带领读者走进古人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沉浸式体验古代中国的生活百态和人文万象。本文摘自《古人这样过日子》。

古人离不开的“奢侈品”

在古代真实的宫廷生活中,香是一种常用物品,也是彰显身份的重要标志物。早在几千年前,香就已经进入了华夏先民的视野。

在辽西牛河梁红山文化晚期遗址中,曾出土过一件之字纹灰陶熏炉炉盖。红山文化距今5500—5000年,也就是说,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已经开始用香了。

春秋沿袭了前代祭祀用香的传统,处处散发着清雅与欢快的气息,香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渐渐孕育出独特的文化脉络。

战国时期,不同于祭祀用香的熏香已在上层社会流行起来,人们也喜好随身佩戴香囊。用香用久了,香的养生价值便逐渐被发掘出来。虽然那时尚未有太多的香药由边陲地区与海外传入,但是依托较现在更为湿润、温暖的气候,香药品种也可称丰富,包括兰、蕙、艾、萧、椒、芷、木兰等。

在实践中,那时的人们已经逐渐形成了“香气养性”的观念。

如何养性?人们认为,须从“性”和“命”两个方面入手。就“性”而言,人对香气的喜爱与追求是一种自然本性;就“命”而言,香气有养生作用,若用之有道,则有益于身心健康。

如《荀子·正论》言:“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侧载睪芷以养鼻,前有错衡以养目。”古天子重于安养,连出行的车驾都要饰以香草。

在香物“养性”与装饰二合一的功能属性下,君子与士大夫们喜好用香物来陶冶情操、修身明性,借外在的佩服来修为内在的意志。如屈原《离骚》所言:“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香气养性”的观念发掘了香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价值,不仅形成了成体系的香药养生学问,还衍生出丰富的文化脉络。可以说,“香气养性”的观念对后世香文化的发展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中国香文化的核心理念。

后来,生活用香越来越普遍,“香气养性”观念深入人心,皇室与贵族阶层流行用香、医家与文人重视用香等都深受这一观念的影响。

香文化在宋代迎来了诗意盎然的好时候。

随着造船与航海技术的发展,宋代的海上贸易迎来繁荣期,香药随之成为重要的进口物品之一。当时还有一种叫“香舶”的船,专门用来运输香药。1974年,福建泉州发掘的一艘宋代大型沉船正是香舶,船上载有多种香药,如龙涎香、降真香、檀香、沉香、乳香等。据史料记载,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仅广州一地就收购了二十多万公斤乳香。可见,当时人们对香的喜爱、对香文化的热衷到了怎样一种程度。

与此相配,宫中还设有“香药库”,主要掌管“出纳外国贡献及市舶香药、宝石之事”。负责香药库的官员是“香药库使”,级别为正四品。除此之外,还有监员和押送香药的官员。

而宋代香文化进入鼎盛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市井生活中香的普及。放大《清明上河图》来看,就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市井之中无处不在的香。

那时,街市上有各式香铺,酒楼里有随时向顾客供香的“香婆”,路边还有由香药制成的各种食品,如香药脆梅、香药糖水(也称“浴佛水”)、香糖果子、香药木瓜等。每逢传统节日,香药食品必为保证节日仪式感的关键。比如端午节,从农历的五月初一起至端午前一日,街上都是卖桃枝、柳枝、葵花、蒲叶和伏道艾的;端午时节,每家门上都插着这些植物。而食物则需提前准备,如香糖果子、粽子、五色水团等。此外,端午节还有焚香、浴兰的风俗。

宋代香文化之所以繁荣,就是因为那时的人们注重香的品质,在制香、用香上很讲究心性和意境。仅从香器的样式来看,宋代的香器趋于简约、轻便,独具灵性。虽然香仍为世人所爱,但是并无人刻意追求与攀比香之奇、珍、贵,宋代的香文化繁盛而不浮华,考究而不雕琢。

从宋元走来的香文化,在明清时期全面铺开并稳步发展。随着香品成形技术的进步,线香、棒香(签香)、塔香等不同形状的香品被普遍使用,与之配套的香笼、香插、卧炉、手炉等也工艺发达,且香广泛见于戏曲、小说之中。

小说《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对香品、香具、用香场景的描绘很细致,是香文化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内容。

元妃省亲时,大观园中所焚之香为“百合之香”,由百草之花合制而成。还有宝钗所服“冷香丸”、袭人手炉所焚“梅花香饼”、妙玉中秋联句写的“香篆”、宝玉与芳官划拳时靠着的“各色玫瑰芍药花瓣装的玉色夹纱新枕头”、贾芸为谋花匠监工差事而送的冰片(龙脑香)和麝香……可谓“群香缥缈”,中国香文化尽在其中了。

而晚清以来,本就以“奢侈品”身份横空出世的香,在乱世中难以驻足。时局动荡,往昔那些爱香、品香的情致难再,香药贸易、香品制作只能艰辛存续。

铜壶刻漏,传统随着迎面而来的现代化工业与思潮走进下一段旅程,曾经留在书房案台上的那一缕余芳似乎也渐行渐远了。不过,纵使斗转星移,香文化总是保有其本真的美妙与历久弥新的珍贵。

中国人为何那么喜欢泡脚

对中国人来说,泡脚可能是一种最简单、最国民化的享受。那种由下至上的舒适、从外到内的温暖能够安慰疲乏的身心,让精力不足的自己瞬间复活。

泡脚到底有多舒适,问问苏轼就知道了。

在《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中他写得真是充满惬意:

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

明朝门外泥一尺,始悟三更雨如许。

泡完脚去睡觉才能正经睡出真谛,一夜无梦,一宿无扰,神清气爽。

乾隆皇帝超爱泡脚,而且还有“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这样的养生名言。乾隆专用泡脚盆做得比较深,可容纳整个小腿,当热水没过脚脖,双脚得到按摩,估计他内心会直呼“真想再活五百年”。

清朝皇室里泡脚养生的不只乾隆皇帝,慈禧太后也榜上有名。慈禧太后每日泡脚在《宫女谈往录》里记得很是详细。

慈禧泡脚用的是银盆,斗深,中间是木胎。银盆可以防毒,木胎不易散热。她每次洗脚会用两个盆,一个盛熬好的药水,一个盛清水。四个贴身宫女都受过专业搓脚训练,有一套娴熟的技艺。

慈禧太后泡脚不仅是为了卫生,更重要的是为了保养。她对保健从不放松。

她的“洗脚水是极讲究的,譬如:属三伏了,天气很热,又潮湿,那就是杭菊花引煮沸后晾温了洗,可以让老太后清眩明目,全身凉爽,两腋生风,保证不中暑气;如果属三九了,天气极冷,那就用木瓜汤洗,使活血暖膝,四体温和,全身柔暖和春”。

当然,太医会根据四季变化、慈禧的身体状况来修改处方,如果三伏天慈禧有中暑迹象、三九天上火烦躁,那就停止用药。

同样把泡脚作为重要养生之法的还有曾国藩。同治五年(1866年)六月初五,曾国藩在给弟弟曾国潢的信中讲到养生五事:“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

信中,他说自己坚持洗脚已有7年之久,因为习惯坐着看书、写字、办公,下肢血液容易凝滞,睡前洗脚能舒筋活血,抗疲劳解乏。他还建议澄弟平时也讲求养生之法,不可临时乱投药剂。

中医的常见理论认为“养树需养根,养人需护脚”。《黄帝内经》讲足部保健能对穴位产生刺激。足部有六十多个穴位,另外五脏六腑在脚上有相应的投射区,三阴经和三阳经都走脚,足三阴与肝、脾和肾有关,足三阳与胆、膀胱和胃有关,泡脚能利用温热作用加强脚部的气血循环,又通过足部的这些经脉穴位,保健全身各脏腑,提神健气,预防疾病。

有一种外治法叫“足浴”,足浴不光是拿热水泡一泡脚,还要加上按摩,必要时会用草药来治疗脚癣、脚裂、脚臭等。

《华佗秘笈》中有“足心道”一说,以一系列按摩为主,类似于现在的足疗或足道。

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里的“治风毒脚弱痹满上气方”主要用来治疗脚气:“千金翼,治脚气冲心,白矾二两,以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洗脚,良。”

这里的泡脚带有治疗性,现在治脚部皮肤病也会用草药泡脚,是很常见的外部疗法。

而从西医角度看,泡脚主要是因为促进了血液循环,调节了内分泌,所以才会有好的反馈。

但泡脚也有讲究,不是普遍适用的,有些人群不适合泡脚,比如患有糖尿病、静脉曲张、动脉血管闭塞、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足部皮肤问题(如疱疹)的,随意且盲目泡脚很可能加重病情。

一句话,泡脚虽好,也要适度。

不过,从古至今,对忙忙碌碌的中国人来说,每到晚上,端起洗脚盆泡个脚,一整天的疲劳、焦虑和不安都淹没在洗脚水中。接着睡个好觉,不比什么都要来得舒适吗?

古人如何找工作

在古代,能谋求公职的人员毕竟属于少数,不过,古人倒也不用太为找工作发愁。历史上的很多工作都是父子相承、世袭罔替。一般来说,古人家里祖辈干什么,自己也能干什么。

明代的户籍划分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明初,明朝廷将户口划分为民户、军户以及匠户。

民户,除了为政府提供田赋、力役,被视为根本的农民以外,也包括业儒的士子或行医的医户这类城市居民。

明代的军户,除了充任卫所为明帝国戍边服役的军人外,皇帝的侍卫、地方巡察等武装人员,以及大名鼎鼎的锦衣卫同样隶属军籍。对明代隶属军籍的民众来讲,相比民户,在职业的选择上就多了一些限制。

军籍子弟当有一丁继承军职,充任在卫军士,也就是卫所正军,除了他之外,这户军籍人家中的其他男性被叫作“余丁”或者“军余”,选择其他职业或者参加科举不受限,明代有很多高官便是军籍出身。

卫所将官的嫡长子弟则被叫作“应袭舍人”,被视为武职的世袭者。

《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一记载:“武职应袭支庶,在卫所亦称舍人,仅供台使监司差遣。既猥贱不足齿,而公侯伯子弟称勋卫者,为带刀散骑舍人,其秩八品,在试百户之下,而出外则皆僭系金带、衣麟蟒,体貌甚盛。”

虽然有应袭制度,但并不代表将官的子嗣可以轻易继承父亲的军职。想要继承职位,首先要经过明朝廷组织的特殊考试。早在洪武年间就有规定,“凡袭替官舍,以骑射试之”,如果“初试不中,袭职署事,食半俸”。不过,在第二年,第一次没合格的应袭舍人们还要再参加一次考试,考中者即袭父职,如果还没有考中,那就只能被充军处理了。

至于匠户,则是被官府组编的民间手工业者,以及长期在政府下属机构从事的铁匠、裁缝、厨子、马夫等。

在当时,政府对于匠籍人员的管理也有类似于军籍的规定,虽然昔日的“匠不离局、匠役永充”现象仍然存在,却不是被编入匠籍的工匠及家属世代不得脱籍,只是要求家中必须有人习匠。继承家中工匠手艺者,自然不发愁工作问题,而余丁也有其他道路可以选择。

明初对匠户规定,入匠籍者一丁服役,可免家中二丁之役,可以通过科举除籍入仕。而到了明晚期,即便是服役的匠丁,也可以银代役,此时的匠户制度已经名存实亡。直到清中叶以后,匠籍被彻底废止。至于彼时的工匠子弟,子承父业还是另开行当,便是个人选择问题了。

古代人口流动性小,信息传播闭塞,职业的选择范围比起现代人要窄很多,这种情况下,人们要么继承家里的行当,延续着祖辈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要么一头挤进科举之路,终其一生以暮登天子堂为目标,达则走上仕宦之路,阶级攀升,穷也可以教书业儒为生,不至于穷困潦倒。

受到古代社会环境、思想风气等影响,古人们真正找工作的情景,怕是在服务行业和手工业等聘人外,也没有什么可能性。

而无论从事哪一行当,古人对文化都有着敬畏之心,这种敬畏并不仅仅是对四书五经的推崇,而是千年来不同行业里涵盖的万千知识,各行各业的“祖师爷”也因此备受行业后继者的尊崇。这种令人尊重的特质,也随着时光流转、岁月变迁烙入了民族的血脉中,不断引领着我们向前。

正是“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关键词: 古人这样过日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