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三文娱 >

热点评!桂树 飘香的家族

来源:北京日报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事实上,世界上以“桂”命名的植物多达千种,其中有三种最为著名——樟科月桂、樟科肉桂和木犀科桂。前两种以香料、药材闻名于世,最后一种才是我们熟悉的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桂花。在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一同了解历史悠久的桂树家族和它丰富的文化韵味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编织成“桂冠”的月桂

月桂原产于地中海及小亚细亚一带的灌木岩石区,拉丁学名Laurus nobilis,系樟科月桂属,是一种芳香而常绿的树木。月桂的树冠多呈卵圆形,分枝较低,但植株相对高大,株高可达12米,树皮黑褐色。月桂花的花序与桂花较像,都是聚伞形的,簇生于叶腋。小花多为黄白色,花被呈4道裂片。但不同的是,月桂花在春天盛开,花期较长,通常在3月至5月,有三个月左右。月桂花是希腊的国花。

月桂最被人们熟知的就是它的叶片。月桂的叶片较小,边缘呈细波状。作为樟科属植物的叶片,月桂叶以芳香四溢著称,并因此成为了人们烹饪肉食时离不开的香料——香叶。月桂叶的芳香油含量通常在0.3%到0.5%,有的高达1%至3%,且成分极为复杂,因此在芬芳四溢的同时有一点儿辛辣味,还有一点儿苦味。正是这种特殊的味道,能够非常有效地去除肉腥味。无论中餐还是西餐,在烹饪汤羹、肉类、海鲜等菜肴时,通常都会用到香叶。作为法式料理的基本香料之一,香叶在烹制罗宋汤、洋葱汤等汤品时必不可少;在印度菜中,除了用到整片的香叶,人们有时也将香叶研磨成粉使用。除了作为香料,芬芳的月桂叶也被认为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古罗马人曾用浸泡了月桂叶的热水沐浴,以祛除身上的疾病。如今在希腊,人们仍然喜欢在公共场所的楼层上遍撒月桂叶,借助月桂叶中的抗菌特质,对环境起到消杀净化的作用。

在文学作品中,月桂是希腊罗马神话中达芙妮的化身。传说爱神厄洛斯将能激发爱情的金箭射入太阳神阿波罗的胸膛,把能产生反感的铅箭射向了美丽的达芙妮。阿波罗爱上并追求达芙妮,但她一直逃离。最终跑到河边,向河神求助,河神将她变成了一棵月桂树。阿波罗十分伤心,便将它的枝叶编起来戴在头上,并让树常绿,以纪念他的爱人。桂冠便成为了太阳神阿波罗的象征。后来,为庆祝阿波罗战胜巨蟒,古希腊圣城德尔菲每四年会举行一次皮西安竞技会(Pythian games),比赛的胜利者被授予桂冠花环。因此,月桂在西方是荣誉、胜利的象征。在古罗马时期,凡竞技获胜或诗文优美者,都会授其以由月桂枝叶编织而成的花环,以示荣誉,“桂冠诗人”的称谓即由此而来。这种习俗一直被保留至今,很多欧洲的大学也常以月桂之冠赠予学者。

正因月桂是荣誉与胜利的象征,北京2022年冬奥会颁奖花束中特意安排了月桂花。因为古希腊人以佩戴月桂花环为荣,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优胜者被授予月桂花环,北京冬奥会尊重和继承发扬奥林匹克文化,所以用了此花。

曾经价比黄金的肉桂

在世界的东方,生长着月桂的亲戚——肉桂。它的拉丁学名为Cinnamomum cassia presl,与月桂同属樟科,也因其枝干芳香,而多用于香料、食品调味剂和药材。肉桂原产于斯里兰卡、印度、越南等地,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也多有生长。在十五至十六世纪的大航海时代,肉桂是探险家们远涉重洋寻找的重要香料之一,身价堪比黄金,甚至被当做流通货币使用。时至今日,肉桂已不再是仅供贵族享受的奢侈品,一般消费者也能以合理的价格,享受温润的肉桂精油,以及甜点、咖啡上那画龙点睛的美妙肉桂粉。

肉桂属中等大乔木,树皮灰褐色,叶长椭圆形,叶柄粗壮,花白色。肉桂花的花期在6月至8月。肉桂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6℃至30℃。肉桂是重要的食品香料,为我国调料“八大味”之一。国人厨房里常备的五香粉中就有肉桂的粉末。而厨房中另一种常用香料——桂皮,则主要是肉桂的树皮。我国最好的桂皮出自广西。世界上比较知名的肉桂品种是锡兰肉桂。锡兰肉桂制成的桂皮呈浅棕色,质地薄,多层卷,甜味较重。中国桂皮呈深棕色,质地较厚,单层卷,味较辛辣。

肉桂也是我国常用名贵中药,位列“参、茸、燕、桂”四大补品之一。肉桂性热,味辛甘,入肾、脾、膀胱经,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桂皮醛,并含少量乙酸桂皮酯、乙酸苯丙酯等成分,具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肉桂中含有的桂皮醛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对革兰氏菌和部分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桂枝为肉桂的嫩枝,也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桂枝通常于春季采摘,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中医认为,桂枝性味辛、甘而温,入心、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表,温经通阳之功。桂枝首次记载于《伤寒论》中,被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心悸、中风等疾病。《金匮要略》是杂病类书籍的鼻祖,全书有262种方剂,含有桂枝的方剂有52种,其中桂枝汤是代表汤剂,被誉为“方剂之祖”。

除了月桂和肉桂,樟科桂树还有数百种,较常见的有天竺桂、阴细叶香桂等,大多作为木材使用。其中,天竺桂木材坚硬而耐久,耐水湿,可供建筑、造船、桥梁、车辆及家具等用。

月宫传说中的桂花

我们最熟悉的桂花,虽然与樟科桂的花形有些相像,但它其实是木犀科木犀属植物,与丁香、连翘、迎春、茉莉等花卉的关系更近,拉丁学名为Osmanthus fragrans(Thunb)Lour。樟科桂是乔木,大部分可长到10米以上。而木犀科的桂花树是灌木,大部分桂花树的株高在3米至5米。樟科桂与桂花树最明显的区别是,樟科桂从根到叶,通体芬芳,而桂花树的枝干无香,只在开花时花朵有香气。

桂花原产于中国,据早期文献记载,桂花起源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即云南、四川和贵州等地。随着相关调查研究的不断深入,陆续在湖南、江西、福建和广西等地也发现了野生桂花种群的分布。

农历八九月,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此时荷花已尽而菊尚未开,桂花当此良机,点点明黄亮人眼。在秋风瑟瑟的季节里,桂花明媚开放,一秋开两三遍,从入秋能开到重阳节前,可谓占尽秋光。桂花的品种主要有银桂、丹桂、金桂和四季桂四个品种群。金桂的花色深黄,是最常见、栽培最多的品种,在阳光下,小小的花朵明黄如金,又被称为“金粟”。丹桂的花朵呈橙红色,丹桂花盛开时,一簇簇橙红点缀于碧绿的枝间,仿佛美丽的朝霞。银桂开花呈白色或浅黄色,香气比较淡雅。四季桂可以四季开花,花色是白色。

桂花被喻为“九里香”,因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香远益清。桂花虽不能与菊花、牡丹等以色取胜的大花相比,但它的香味非常浓郁。香气,是桂花最大的优势,是桂花傲视群芳、在百花王国中占得重要一席的筹码。正是因为桂花的这种无花可比的香气,让它具有了丰富的用途——可做蜜饯、桂花酒、桂花糕等食品,也可用于制作香皂和化妆品。

桂花是初秋的象征,开放时正值中秋前后。中秋节对月赏花,良辰美景,赏心悦目。于是,古人自然而然地将桂花树与月亮联系在一起。月中桂树的传说何时出现,其年代已无从考证。至迟南北朝已有了“月中桂”的传说。进入唐代以来,随着月宫神话的不断丰富,桂树与月亮也建立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而宋人对于月宫桂树的想象更加具体形象,也更富有趣味。如诗人吴芾的《和许守岩桂》:“花本生月窟,何事来樊笼。疑是姮娥懒,睡起鬓蓬松。一枝欲斜插,误落秋山中。”诗人想象桂花本是月宫嫦娥头上所戴之物,一时不小心才失手落到人间的。

在众多与“月中桂”有关的传说中,最著名的当属“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和“蟾宫折桂”。“嫦娥奔月”的传说最早始于《归藏》。《归藏》是一部形成于战国初年的典籍,书中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之后,西汉《淮南子》及其他典籍对此多有叙述,内容更为详尽。在《淮南子》中增加了嫦娥变蟾蜍的情节:“(嫦娥)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后汉书·天文志》注释称:“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嫦娥)窃之以奔月,是为蟾蜍。”美女变蟾蜍,是对嫦娥偷吃不死药的一种惩罚。嫦娥居住的月宫也就被称作蟾宫。“吴刚伐桂”传说出自唐代《酉阳杂俎》:“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后人认为,桂树的“树创随合”是古人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想象出来的,以体现月亮和桂树是两位一体、长生永恒的。“蟾宫折桂”一说则来自《晋史·郤诜传》。该书称,晋武帝泰始年间,吏部尚书崔洪举荐郤诜当左丞相。据说晋武帝让郤诜作自我评价,答曰“臣今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一枝”。晋武帝大笑并嘉许他。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考中进士。后来“桂林一枝”成为出类拔萃、独领风骚的代名词。桂花、桂树与月亮如此密切的关系,是其他花卉所望尘莫及的。

象征高洁的“文学”桂

最早进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桂,乃是因木材本身具有芳香而被用来象征高洁的樟科桂树,如《楚辞·离骚》《招隐士》等文。先秦两汉之际,以写樟科桂树为多,至唐宋时期,木犀科桂花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由此也更为频繁地显现于文人笔端。

屈原《楚辞》曰:“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后来“桂舟”“桂楫”也成为舟船的美称;“桂栋兮兰撩”,“桂栋”意指以桂木为栋梁的房屋,用来形容华丽的房屋;“形反桂宫,情留兰诸”和“桂殿兰宫,列风峦之体势”中的“桂宫”“桂殿”指气派华美的宫室。用樟科桂木来作建材,不仅是因为其木质好,更因其芳香而用以显示自己物品与居所的美好。上述许多词语后来也成为该类事物的美称。因屈原多用香草来比喻自己的高洁,因此“桂”亦象征着高尚、高洁。

在诗歌繁盛的唐朝,秋天绽放的木犀科桂花表现出了凌寒、生命力顽强的特点,因此被诗人竞相称赞。唐朝诗人王绩的《古意》赞美桂花:“桂树何苍苍,秋来花更芳。自言岁寒性,不知露与霜。”从李商隐的“桂树一枝当白日,芸香三代继清风”可知桂树的品性已被唐人尊重认可。白居易也很喜欢桂花,曾为其赋诗:“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野生的桂花树生在岩崖叠峦之间,老根盘曲,枝叶缠绕,清瘦遒劲,又因生于石上,故而平添了几分岩石的刚正。此外,身处严寒而不凋,四季常青为其不屈;花蕊绽放于众芳残败之际,不与百花争妍,且其色或白或黄,淡泊清雅为其傲骨。宋人从桂的这些生长习性之中,挖掘出了君子人格耿介孤贞之意,傲直不移之气。理学大家朱熹便作有多首咏桂之诗,其中主要描绘的都是桂花凌寒开放的特点,以凸显其刚正耿介的高远气节。《秋华四首》中写道:“乔木生夏凉,芳蕤散秋馥。未觉岁将寒,扶疏方绕屋。”

高洁、隐逸、刚正是世人赋予桂花的特点,作为中华名花,桂花的外在美自不待言,而其品格上不随时俗、风霜独秀、岁寒不改的象征含义,更为其增添了内涵之美。

京城赏花

颐和园中的古桂花

桂花虽是“南国佳丽”,但若养护得当,也能在北方适宜的环境中开出一树芳华。京城最佳中秋赏桂地点,当属颐和园。

颐和园的桂花养护历史可追溯至清代,至今园中还养着70余盆树龄在150年左右的宫廷桂花古桩。这些古桂花盆景经过五代园艺师的传承与养护,已经成为颐和园珍贵的自然文物遗存。这些古桂曾惊艳亮相奥运会、APEC会议等重大活动,为中外宾客带来难忘的芬芳记忆。每年中秋节期间,颐和园都会举办桂花节,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百年古桂的风姿。

地名溯源

“桂树成林”的桂林

据《广西风物志》记载,从秦始皇起就设了桂林郡,即桂平。广西历代首府均设在桂林,如今,“桂”是广西的简称。虽几经地域划分变动,但“桂”作为地名名称主体指的就是广西。

广西地处南亚热带季风区,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樟科桂和木犀科桂在广西的分布均十分广泛。樟科桂主要分布在广西南部和东南部,这些地区出产的肉桂、桂皮、桂枝、桂油除供国内需要外,还是重要的出口物资。

木犀科桂,即桂花,主要栽培在桂林一带。桂林的桂花栽培得很早,有唐朝诗人曹邺的诗为证:“桂林虽产千株桂,未解当天影日开。我到月中收得种,为君移向故园栽。”如今的桂林市,拥有桂花树约20万株,名副其实的“桂树成林,香飘万家”。最引人注目的是临江路两旁的桂花行道树,像一条香花彩带,使漓江更加秀丽。“桂香”已与“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一起,并称为桂林“五绝”。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