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三文娱 >

观热点:陈履生忆画家刘勃舒:生活朴素,曾因反感商业化风潮不愿作画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资料图)

著名中国画家、徐悲鸿关门弟子刘勃舒因病于7月19日0时18分在京逝世,享年87岁。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与刘勃舒先生多年相交,在得知先生故去后,写下挽联:“一马奔腾在徐师后承前启后独放异彩,万众行走于刘公前薪火相传代有传人”,深切缅怀这位画坛巨匠。

“很早就知道刘勃舒先生的名字,因为他的名字总是和老师徐悲鸿先生联系在一起,大家都说他是徐先生最后一位学生。”1985年陈履生来北京工作之后,有机会认识了当时在中国画研究院(今中国国家画院)任院长的刘勃舒先生。“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非常热情,说话的语速也很快。”在中国画研究院的学术建设上,刘勃舒在中西文化碰撞的重要历史节点,提倡“继承与坚守”,成为那个时代中国美术持续前进的重要推动者。

“刘勃舒先生性格直率,有段时间他非常反感社会上商业化的浮躁风潮,为此搁笔不画。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许多人无法理解的话:‘我不缺钱,所以我不画。’”陈履生说,刘勃舒对于年轻艺术家的扶持,正如同悲鸿先生那样一脉相传,培养、发现、提携了一大批青年学者和艺术家。他不为自己的私利着想,一心为着中国画的发展。河南画家李伯安生前默默无闻,刘勃舒发现其遗作后深受震撼,他大声疾呼画界重新认识这位早逝画家的价值,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李伯安遗作展上,用整整一个上午在现场向观众动情地介绍这位画家。

多年来,刘勃舒与陈履生是亦师亦友的忘年交。“因为我们住的比较近。一有机会我就陪他去吃饭,陪他喝两杯小酒。”陈履生说,晚年的刘勃舒生活朴素,“退休以后他经常去逛菜市场,他找理发的师傅,一定是要最传统的刮脸师傅来给他理发。个性的他还会亲手在自己的衣服或者包上缝上喜欢的图案,让寻常的生活物件变得独特起来。”

陈履生说,刘勃舒先生一生中最为困难的,也是最为努力的,就是和悲鸿先生拉开距离。“他没有复制徐先生的道路,而是另辟蹊径,形成独特的笔墨语言和风格。人们却往往会以偏概全地对待他的艺术成就,其实他的人物画创作也体现出深厚的造型功力。在他故去的同时,也是我们重新检视他的创作的时候。”

近年来,由于身体原因,刘勃舒已经远离了美术界的很多活动,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即使在身体不佳的状态下,他依然勉力创作,没有停止自己对于艺术的思考。“他的品格与他的艺术,从不被时流左右。刘勃舒先生是我们这个时代中,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