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三文娱 >

环球速读: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如何保护?

来源:华西都市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941年,张大千带着学生、家人一行数十人踏上敦煌之旅。从对敦煌的认识,到对敦煌的再现,张大千从一个传统的绘画家转变成借古开今的一代大师。

日前,由敦煌研究院和四川博物院联合主办的“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研究”学术交流会在川博举行。来自两院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线上线下参与学术交流会,听取课题组成员的专题研究汇报。

敦煌之旅对张大千绘画风格影响巨大

早在2020年8月,川博就与敦煌签订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逐步建立起敦煌学研究的西南地区学术阵地。川博副院长钟玲回顾了与敦煌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简要情况,并介绍川博“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研究”项目的工作进展。她感谢敦煌研究院对科研合作项目的高度重视与鼎力支持,希望川博参研人员把握交流机会、深入探讨研究张大千在艺术和学术上的贡献与成就,促进文物保护、展示、宣传、文创开发和研学旅游等方面的文博科研成果转化,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职能和社会价值。

四川博物院收藏了张大千各类书画作品共计600余件,是中国大陆收藏其作品最多的文博机构。川博展出的一些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作品,让观众不出成都就能欣赏这座文化艺术宝库,也能从画作中看到张大千艺术风格的变迁。

奔赴敦煌之前,张大千的作品多为传统尺幅,盈丈大作极少。日复一日地在敦煌艺术之炉中熔炼,张大千从中汲取到了丰富的养分,在大尺幅上重现了壁画的气势。如川博馆藏最大的张大千作品《劳度叉斗圣变》,长3.45米、宽9.25米,另一幅《观无量寿经变》图中光出场人物就多达百人,使用乐器多达百种,场面宏伟,气势恢宏。敦煌之行对张大千最大的影响,莫过于重塑了宏大雄强的绘画格局。

临摹壁画为敦煌研究弥补了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的作品,近六成捐赠给了川博,数量十分惊人。这些临摹作品有何最新研究成果,保存现状如何,未来怎样加强文保工作?在川博首席专家、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侯世新的主持下,“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研究”学术交流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屈涛、副研究馆员赵蓉分别以《张大千陇右行迹与作品考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作品研究成果》为题发言,川博的张凯、何东蕾等人汇报了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的作品、创作历史、保存现状、病害分析及美育课程开发等不同类型的研究方向。川博首席专家魏学峰点评,本次学术讨论会是近几年来川博举办的学术水平最高的讨论会,对课题拓展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丝绸之路与中西方文化交流领域的专家侯世新介绍,川博以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作品为桥梁,搭建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跨越时空对话平台,如今已经在学术研究、文物保护、展示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岁月更迭,敦煌有的洞窟漫漶不清,而张大千此前临摹的壁画为敦煌研究弥补了原始资料的不足。此外,川博以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为基础开展美育课程体系构建,让文物说话,让中小学生了解莫高精神。未来,川博将持续聚焦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与敦煌学研究,探索临摹敦煌壁画的科技保护,推动敦煌学在西南区域的发展。

关键词: 敦煌壁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