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三文娱 >

书画圈何以避免“一招熟”

来源:中国文化报  

俗话说:“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绝。”当“绝招不绝”,不过是“一招熟”而已。看似一字之差,实则相差万里。

不能不说,“一招熟”在当下书画圈普遍存在,写字普遍喜欢抄《心经》,画画偏好牡丹图和观音大士,有时甚至连内容都懒得想,不是“白日依山尽”,就是“远上寒山石径斜”。许多展览,看似名称不同,实质不过是差不多的人的差不多的作品更换到差不多的地方。虽说有大字、小字、对联和册页等不同名目,其实“一招熟”足矣——不过是将一个书法家原本应该擅长的形制分割成不同品类。一招可以吃遍天下,所以才有了所谓的“入展秘笈”一说。长此以往,势必造成风格的雷同,千字一面、千人一面。

在书法创作方面,“一招熟”的存在由来已久,“馆阁体”最典型。现今的“展览体”也是“一招熟”,书家成了复印机。这倒不是仅仅因为在技法锤炼方面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原因,而是基于功利目的在主观上加以选择的行为,伤害性更大。这其中,最常见的是少儿书法参展,同样内容的一幅字,写上几十遍甚至几百遍,猛然一见,可能觉得还不错,一旦点题,就打回原形。很多参展书法也是如此,几刀宣纸写一幅字,哪里蘸墨,哪里停顿,哪里枯笔,哪里需要拉长笔画,直至每一个细节,都要算计好。其实这已经不是写字,而是做作,就是“一招熟”的体现。

说到原因,已绝非只是艺术创作激情的固化,更是艺术目的和宗旨完全为功利因素所取代,实际上就是“人书分离”。当书法和人彻底分离,人的“空心化”势必出现,无学问、无修养、无历练,作品不可避免地走向空洞化,好一点的,亦只能凭借技法作为卖点。当然,这并不是说技法不重要,而恰恰证明了技法和文化修养不可或缺。

也许有人会说,“一招熟”难道没一点好处?尤其是关键时刻,一招就够了。就好比“偏方气死名医”,一招管用。对于书画家来说,情形大不同。学无止境,技不压身,多多益善,在个人能力、精力等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广泛吸收。

很多书法家喜欢标榜自己擅长多体。其实从书法史来看,很多大书家也只是精于一体,如米芾、赵孟頫、王铎、郑孝胥等,而且绝大多数偏向于行草(楷)书,特别是王铎和郑孝胥,看似“一招熟”。王铎巨幅作品的形制极其相似——大量的竖幅,少量的横幅。读他的作品,只觉得变化莫测,一幅和一幅不同,千变万化。王铎等人的“一招熟”,其实是“一招绝”。熟能生巧,巧极则生变,变化高妙则为绝。

要避免“一招熟”,归根结底,需要杜绝过度功利之目的,唯有如此,才能避免追求的过程被压缩,节奏被打乱,不能按部就班。往更高层面来看,不要刻意强调继承和创新,以至于将二者对立起来,因为人就活在传统中,面对经典碑帖,无时无刻不在继承,每个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即便是相同时代,也置身于不同时空,本身就是新,不同于古人,不同于今人。当书家解除了外在的功利障碍,消解了内心的魔障,就会变得愈加从容。

“一招熟”提倡的是一幅字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完全以应对当下展览为目的,说明了人心和书写的背离。有鉴于此,提倡“书如其人”还远不够,还得注重“书人合一”。古今差异在于,古代书家和个人代表作是一一对应的,只要提到古代书家,立马就会想到一件或多件代表作;说到今人,基本上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代表作。时下的书家,个人的价值通过润格来体现,甚至和官位、职位挂钩,书和人很显然是分离的。再者,应酬也是造成当代书家“一招熟”的原因之一。

说穿了,对于书家而言,人生目标就是为写出一件自己满意的作品而不断努力。也许有人觉得奇怪,一个人一生中不知道要写多少件作品呢。然而,如果像《兰亭序》《祭侄稿》《寒食帖》《韭花帖》《蜀素帖》等作品,一件便已足矣,那将是一种“使命”。虽然从创作本身来说,无意成佛,妙手偶得,但是在内心,不断为此而努力。一件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不可复制!

时代呼唤文艺经典,有了合适的氛围,大师才可能出现,经过时间的筛选,万花纷谢,一枝独秀。《庄子》里有“鉴止于水”的说法,即用静止的水当镜子,看尽繁华,心如止水,动极思静,才能潜心做事。书画家的人生只有真正过尽千帆,才可能避免走向“固化”,避免陷于“一招熟”。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