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三文娱 >

纸质阅读依然是最深刻的阅读形式

来源:北京青年报  

人间四月天,最美读书时。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问卷·第三季》希望在碎片化信息时代,人们不要放弃纸质阅读;在电子化的趋势下,依然保有对于纸质书的热爱。

与前两季问卷不同的是,本季特请出史航、郑渊洁、肖复兴、唐小兵、傅光明、李冬君和袁一丹七位《天天副刊》的老朋友、资深爱书人士作为问卷“出题人”,他们把对于阅读的思索融入了题目中,在高质量的提问与回答中,读者们可以领略到阅读给人类带来的喜悦与力量。

阅读是世界上回报率最高的投资行为,希望本版的问卷能够启迪、润泽每一位爱书人士的心灵。

世界读书日专辑第伍期

出题人:李冬君(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答题人:绿茶(书评人、插画师)

赵宗彪(报人、作家、木刻艺术家)

远方(草婴读书会发起人)

你认为纸质阅读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的阅读方式吗?

绿茶:新形态的阅读方式是近几十年才有的。上千年来,人类一直保持着纸质阅读,这似乎已经成为人类基因的一部分,就算互联网阅读、电子阅读再发达,甚至把视频、音频都算作阅读的形式,人们还是不会放弃纸质阅读。就连年轻人聚集的小红书上,人们最爱晒的还是纸质书。可见,纸质阅读依然是最时尚、最优雅的一种阅读形式。

赵宗彪:不是。技术进步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如果孔子生活在当下,也会读电子书,而不是竹简。因为方便。

远方:保守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是略含贬义的。但是如果说,纸质阅读在当下已经成为一种过时、过气的阅读方式——这句话是激进的,那我一定会站在文化保守主义的行列。

传统意义上的纸质阅读,无论读书还是看报,都是我喜爱的精神家园。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当然免不了指尖阅读,也读电子书,但是纸质阅读是我夜晚的私人花园。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这个园丁会越发注意清理花园中的杂草。这么做既是为了我自己,也是为了将来有缘到来的孩子们。这座花园并不是迪斯尼,不需要那么大;它也不是植物园,不需要那么多。也许,这就是您说的保守的一种表现吧。

你认为纸质阅读是否正在变成“传统”,要被网上浏览所取代吗?

绿茶:纸质阅读已经有千年的“传统”,只不过纸书的形式有所变化。中国的书籍从“抄本时代”到“刻本时代”,再到现在的“洋装书时代”,而阅读的传统没有改变。

互联网阅读虽然带来很大的冲击,但似乎并不能完全取代。技术革命只是改变传播介质,并不能改变阅读本质,最终,互联网也是“内容为王”。即便,最最传统的古籍都电子化了,也不能改变古籍收藏家对古书的热情。读书、藏书和用书,在互联网时代,应该各行其道。

赵宗彪:是。一机在手,万册拥有。纸质书不可能有如此贮存、检阅、携带方便的形式。

远方:从我们日常观察到的现象看,技术的更新会带来诸多的生活改变,但是我并不担心,我们的书籍会像早先的竹简、绢书那样退出历史舞台,哪怕我们已经从网上冲浪的年代走入了手机互联时代。相反,我个人觉得纸质阅读在将来会成为一项门槛最低的阳春白雪。它代表着个人的修养、文化上的复古认知,等等。

从我们草婴读书会的成员观察,大多数书友是喜爱纸质阅读的。每次的线下读书聚会,都能看到外国小说的各种译本。套用时尚界的一句话:优雅永不过时。

纸本读物能给你投放更优质的阅读内容,并进而引发你的思考吗?

绿茶:思考方式跟阅读习惯的确有着密切的关系。纸本读物对我们这代读纸书长大的人,确实更利于引发思考。白纸黑字是一种神奇的组合,在我们的大脑里会投射一种引发思考的场域,让不同的书籍在这里碰撞、交集、互文,进而生成一股“思想市场”,不同的人各取所需。

赵宗彪:不一定。能否引发读者思考的是内容,与承载物是否为纸质无关。从当前看,纸质书的思想含量并无优势。

远方:不,我不那么确定。诚然,纸本读物有大的体量,可以承载更多内容,但是在如今碎片化和即时化的时代,也有很多可以引发我思考和共鸣的东西。

它们围绕着我们的身边事或是国际时事,这些阅读内容就像微信的十万加文字,能够最即时引发大众的关注和共鸣,这些似乎已经与当今人们的生活不可分割。这些阅读文字与书本上的截然不同,并不存在哪种更优质的比较。如果孔子生活在当今,那他将成为全球的大V。

在阅读中也许你会碰到很多英雄很多伟人,但在阅读中你能发现你自己吗?

绿茶:发现自己的确是个漫长的过程,长期的阅读会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些所谓的英雄和伟人,在你心中渐渐平凡化、去圣化,甚至像孔子、司马迁这样伟大的人,你也会把他们看成人,而不是神。

而可以平视这些英雄和伟人的时候,就是发现自己的时候。当然,一切的前提还得是——读足够多的书,从不同的视角去认识那些所谓的英雄和伟人。

赵宗彪:没有。少年时阅读,确实碰到过很多英雄伟人。中年之后,阅读中再没有发现英雄伟人了,都是人性相通的人。在阅读中,无论是英雄还是小丑,随时都能发现有自己的倒影。

远方:是的,古人说见贤思齐,但虽然只是偶尔才能发现渺小的自己——那个时而战战兢兢时而唯唯诺诺的自己,但是每一次都能触及灵魂,尤其是那些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的作品。

这种发现自己的过程,是一种深刻的体验,与很多煽情的文本读来截然不同。在线下交流读书心得时,常常会引发很多类似的共鸣、交流与讨论。身为组织者,这种时刻总令我深深难忘。

从纸面上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会让你在阅读中有着更为深刻的感受吗?

绿茶:这一问我的答案和第三问相同,白纸黑字的神奇始终令我着迷。

赵宗彪:不会。阅读可以汲取、共鸣或是反思。少年时一字一字地朗读,也不一定明白内涵。那是汲取阶段。中年后重新一瞥,可能泪流满面。因为有共鸣。有的内容,理解可能完全同当初不同,有震惊,也会有反思。

远方:当然。在逐字精读或者是在书上圈圈点点勾勾画画,都是我经常做的事情。我还可以举出很多读书会书友的例子:有一位书友在《战争与和平》这部大部头里,写下过密密麻麻的心得体会;有的书友会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写进个人的微信公众号;有的书友则喜欢画出阅读的思维导图。

有些阅读习惯,是一种称得上病的瘾,也可以看作上瘾的病。比如有些翻译小说,甚至会不满足于一个字一个字阅读,要把原文找来,代表读者方和作者与译者约一个三方碰头会。

承载阅读使命的书籍,它们呈现的文明样式,会给你一份美的惊喜吗?

绿茶:是的,书籍美如斯。尤其是看那些几百上千年的古书、古字、古纸、古印,真的是太美了,可惜我买不起。所以,这些年频繁造访不同藏书家的书房,就是想尽可能多饱览那些美物、尤物,实在美不胜收。

当今的书籍,在装帧、设计、用字、开本等等方面也是越来越讲究,还有中国最美的书、世界最美的书这样的评选。在人类所有的文明样式中,书籍无疑是在美学梯队中的。

赵宗彪:是。我是唯美主义者,装帧设计好的书我会买,不一定读。特别喜欢精装本。

远方:是的,一定会存在一份关于美的感动。至于是否是惊喜,我不太确定。西方有一位作家说过:书本是我最初的故乡。这句话对每一个嗜书如命的人来说,都是适用的。

早年我们读者还可以在书店、图书馆和书市上体验到这份归家之喜,可是当现在的书店飘满了咖啡香气,书市成了拆迁地,我就自然多出了一份近乡情怯的情绪。而现在的书籍是否还承载着阅读使命,我也有些存疑。您的问题让我对自己也产生一定的怀疑,仿佛看到一个年少的我在课堂里被点名回答难题。

当思想将要幻化为愁云惨雾、知识堕落为忧心忡忡的夕阳之际,是否需要阅读来救治?

绿茶:我不知道阅读有没有这么强的能力,但至少也可以算救治之路上最重要的驿站。而对我而言,可能到了这个驿站就不愿再往下走了,毕竟很少有人能抵达思想的彼岸。

赵宗彪:否。需要政治家来救治。

远方:如果思想已经蒙垢,如果知识已经堕落,我觉得是人的问题,是社会问题。阅读是一种方式手段,但是它能够实现的恐怕只是个体的救赎。要解决一个社会的文化问题,需要全社会的集体文化自觉。如果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都敬书爱书的话,那个未来值得我想象。

我们以翻译家草婴先生之名倡议发起了读书会,并且在上海正式注册了民非组织,便是希望为残阳黄土带来一片新鲜的绿色。读书会自成立以来的三年里,很多书友以书会友,开拓了阅读的疆域,深入了文本的理解,一路走来,更结下了彼此的友谊。我觉得这一切都是意义。

如果我说捧着一本书阅读的姿态很美,你会每天捧上一本书阅读几页吗?

绿茶:我每天都在读书,也不管姿势美不美,很多时候在厕所里也读。最近入坑成为视频博主,更是每天都在书堆中探寻,找寻一些选题和好书,拍成视频和粉丝们分享。虽然傻傻地出镜,看起来一点都不美,但好在背景有一层又一层的书,他们美,我丑一点也就无所谓了。可能大家看视频,也是想看那些书,而不是看我在那儿唠唠叨叨。

赵宗彪:青少年时期我一天读一本以上,现在可看的书越来越少了。遇到好书,我习惯一口气读完。从未考虑读书的姿态是否美。美女读书,当然更美。

远方:哈哈,李老师的这个问题太好了。草婴读书会的读者群体将来会有各种延伸,请允许我向每一位准妈妈读者转述您的这个问题。

我认识一位勤勉的读者,每周雷打不动地按时完成读书笔记。她的头像是一幅油画,画中的姑娘捧着书,在长椅上安静地阅读,她的脚边卧着一只可爱的牧羊狗。这幅画很美,我想分享给更多的朋友感受。个人来说,读书喜欢偷闲。如古人说的读书“三上”,这偷闲的画面么,呵呵,谈不上美了。

嘉宾荐书

荐书人:绿茶

钱穆著作系列《秦汉史》 钱穆/著

最近在陆续读钱穆先生多部著作。理想国这个版本根据台湾联经的《钱宾四先生全集》重新编校出版。首批包含《孔子传》《论语新解》《秦汉史》《四书释义》《宋明理学概述》《学籥》《阳明学述要》《庄子纂笺》八种。通过核查资料,精编细校,参校诸多版本,期以文字更精准的版本贡献于读者。钱穆作品,以现代人的视角,在传统与当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大哉沈公》 三联书店编辑部

著名出版家沈昌文先生于二〇二一年一月十日逝世。虽然出于尊敬,大家都称呼他为“沈公”,但他性格乐观开朗,豁达诙谐,卑己尊人,令人如沐春风。王蒙先生曾用“大哉沈公”,来形容沈昌文先生对出版、对文化、对朋友、对读者的亲近与意义。在沈公离开的日子里,有许多朋友、同事、作者以至读者撰写纪念他的文章。这些文字结集成书,以表达对这位可亲可敬前辈的怀念。

《造书:西方书籍手工装帧艺术》[英]道格拉斯·科克瑞尔 著 余彬 恺蒂 译

英国著名书籍装帧大师道格拉斯·科克瑞尔的作品,因其对手工装帧的工艺及过程的详尽描述而备受赞誉,一直被认为是该领域的经典之作。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从九世纪至十九世纪西方书籍的装帧方式,简明扼要、步骤详尽地描述了手工装帧工艺的几乎每一个方面;第二部分则主要介绍装帧后书籍的具体养护。问世一百年间,仍然是关于手工装帧工艺拥有价值的手册之一。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