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三文娱 >

传统佳节后,非遗如何融入现代生活

来源:文汇报  

借由中华传统节日,非遗项目正以一种有趣、丰富的方式回归现代人的生活。昨天是元宵佳节,在上海各节庆现场,传统非遗亮相颇多。记者发现,除了为传统佳节拉足气氛,许多千百年流传下来的非遗工艺变得“时髦”“可亲近”了,它们正抖落“尘封”,化作一杯满是书卷气的咖啡,或可以沉浸一下午的放松方式,更成为人们观察世界、体悟生活本真的一种新视角。

很多“老上海”对福州路上的周虎臣曹素功笔墨庄留有印象。今年6月,一个约5000平方米、面积超过福州路店址10倍的笔墨博物馆“笔墨宫坊”将在杨浦亮相。“宫坊”内将有“曹素功制墨”和“周虎臣制笔”两项国家级非遗技艺的生产展示,人们可近距离感受非遗传承人完成“点烟”“制墨”“翻晾”“描金”“制笔”等生产环节,更可在“研学手作坊”沉浸式体验制墨、描金、拓片这些步骤,也可在墨面上绘出喜爱的文字与图形,制作专属墨锭。

“我们的木模库里有上万幅流传下来的拓片,有些已是文物。基于此可探索手作体验课程及材料包,吸引小朋友前来‘研学’。”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雯介绍,目前正与动画公司联系合作,尝试以沉浸式互动游戏吸引年轻朋友主动参与。

“宫坊”文创也别出心裁:将提供“曹素功”黑咖啡、“紫玉光墨锭”巧克力。“这里可以喝着咖啡临摹字帖,呈现的是一种现代的笔墨生活。”魏雯说,通过文创来放大传统笔墨的元素和形象,放大传统书写的意趣。

放大非遗技艺中的东方美学外,传承非遗技艺也需要一种出圈表达。杨浦区四平路街道的“元宵行街会”民俗文化市集现场,几个孩子围坐桌前,拿起针线,学做《山君虎》虎头香囊。虎头香囊,是由非遗传承人李宜君在传统虎头鞋技艺上改良创新而来。这几天,70岁的李宜君日程满满,都是现场教学。做一个“虎头”要二十几道工序,她提前将虎头香囊、小挂件的半成品做出来带到现场,让参与者尤其是小朋友能在此基础上便于加工完成“虎头”,体验非遗制作的快乐。

在非遗的世界,巧手可生万物。杨浦区区级非遗保护项目海派布艺亦是如此。现场负责人孟阿姨说,非遗手作的门槛不低,对制作细节和颜色等很有讲究,“所以,在面对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时,需要引导他们慢下来,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就像创造这些技艺的祖先一样”。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