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三文娱 >

坚决遏制沉迷,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形成防范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合力

来源:光明日报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从六方面发力“坚决遏制沉迷,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时下,网络游戏作为新兴互联网产业的一匹黑马,不断为数字经济注入澎湃动力。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2144.4亿元,国内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6.51亿人,其中青少年用户已超过2亿人。网络游戏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部分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影响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生活。而且,网络游戏也正在以新技术和新文化特质塑造着当代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认知方式,不断引起社会争论甚至质疑。

人的内心如果不种鲜花,就会生长杂草。青少年阶段是个人学习生活发展的重要阶段,而网络游戏成瘾就像是杂草,在侵入青少年生活世界的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发展蒙上一层阴影。2018年,网络游戏成瘾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列入“成瘾性精神障碍”的精神疾病范畴,其相关症状包括:无节制沉溺于游戏,因过度游戏而忽略其他兴趣爱好和日常活动,明知会产生负面后果却仍沉溺其中等。由此,如何有效地引导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特别是网络游戏产品,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重要时代课题。

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个社会心理痼疾,社会各界一直在努力寻找对策。相关科学研究从生物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不同角度阐释着游戏成瘾的生成机理并寻求相应干预治理机制。生化科学家从生物医学角度研究发现,游戏成瘾应作为一种大脑神经多巴胺系统疾病开展治疗;心理学家从大量案例研究中揭示了游戏成瘾多来源于缺陷人格、认知偏离、平衡内心世界和外界现实冲击的特定防御机制;社会学研究则关注游戏成瘾行为背后的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学校教学、社会交往方式及重要的生活事件环境因素等。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群策群力。研究表明,青少年往往由于现实情感补偿与发泄、人际交往与团队归属和成就体验等社会心理缺失,出现网络游戏成瘾行为,而治理网络游戏成瘾,应加大针对个体的社会支持和外部环境改变。一方面,作为“网络原住民”,当代青少年很容易浸入虚拟的社会环境中,加上人格构建过程中的认知缺失和思想迷茫等因素叠加,使得青少年更倾向于到网络游戏中寻找寄托。因此,应积极改善家庭亲子关系和学习生活环境,完善同伴支持,着力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积极开展价值观教育、人格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另一方面,还要致力于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长效管理机制。正如《通知》要求,将着力实施账号实名注册、严控时段时长、规范付费服务、强化行业监管、实施适龄提示等方法,引导家长、学校等社会各界力量履行未成年人监护守护责任,帮助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等六方面举措,最终构筑起一道网络游戏成瘾的防火墙。《通知》将在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基础上,要求网络游戏企业严格履行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政府主管部门监管职责,推动社会各界协同治理、有效参与,把握好“疏堵结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管共治整治合力。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网络游戏也不例外。或许在未来,将网络游戏融入网络教育中来“开展有效疏导”是明智选择。游戏常被视为人类日常生活的缩影,并作为“克服人性分裂的治愈手段”。倘若能将网络游戏引入教育,让富含知识、能力与价值的教育内容融入游戏中,充分发挥网络游戏的互动性、社交性、愉悦性、虚拟现实性等优势,开发出让教师和家长放心,让学生喜欢的教育游戏软件,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的学习变成快乐、自愿的事情,则开创了个人学习和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期待政府和全社会行动起来,积极引导游戏企业和教育机构整合力量开展高质量教育游戏开发,在游戏中实现“知识传递,认知建构,情境学习”,合理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教育游戏开展学习,或许为“治本之策”。让青少年在教育游戏中实现自我的认同与满足,发展认知,满足心理欲望,汲取乐趣,享受巅峰体验与压力释放,提升人际交往技巧,增强团队合作能力,从而让网络游戏融入教育,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 遏制沉迷 网络游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