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850万人,社会资本下乡主体超过15万家——
农村创业创新正当时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论坛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民工返乡创业,工商企业入乡创业,大学生“创客”、农村能人在乡创业风生水起,形成要素聚乡、产业下乡、人才入乡和能人留乡的良性互动局面,农村创业创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统计,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已达850万人,在乡创业创新人员达3100万人。与此同时,社会资本加速下乡,正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社会资本下乡主体超过15万家,累计投资超过2万亿元。
近年来,下乡社会资本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一方面,投资主体更加多元,既有传统农业企业,也有房地产、电商等企业跨界投资;另一方面,投资模式更加多样,通过订单农业、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形式,带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有力促进了农民就近就业增收。此外,还有的由村集体牵头,吸引社会资本参加,发展餐饮、民宿、旅游,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在社会资本的带动下,农村产业加速融合。近年来,社会资本下乡的重点领域正由最初的种养业,向“产+销”全产业链和“三产”融合转变。此外,有些社会资本还投资了冷链物流设施和公益性服务,既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促进了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升级,又带动了农村金融发展,深化了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改革。
韩长赋认为,当前,在乡村投资兴业正当时。从市场容量看,全国有2800多个县、近4万个乡镇、58万个行政村,还有5.6亿人生活在农村。乡村振兴大幕已经拉开,城乡差距正逐步缩小。从市场需求看,营养健康、优质绿色的特色农产品,绿水青山、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乡愁浓郁、民风淳朴的农耕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
从投资潜力看,社会资本既可以投资乡村产业发展,又可以参与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高标准农田、农村污水处理等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发展村庄规划、教育养老、乡村旅游、电商消费等服务业。从投资条件看,农村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物流运输更加便利,人工、土地等成本相对较低,1500万农民和350万家新型经营主体能够与社会资本有效对接。
社会资本下乡的过程中,项目不好选、用地不好拿、资金不好筹、人才不好聘……“人地钱”的问题备受关注。韩长赋表示,针对用地难问题,设施农业用地办法即将下发,农村产业融合用地政策也在抓紧完善,将进一步放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盘活闲置宅基地农房、“四荒地”等资源,努力满足乡村产业振兴用地需求;针对融资难问题,推动扩大农村资产抵押范围,发挥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加大融资担保、贷款贴息力度,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投入乡村;针对缺人才问题,研究出台支持“引人育人留人”政策,积极引入各类外来人才,同步培育“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乡土人才。
“我们欢迎社会资本下乡,但老板下乡,应该是带动老乡,不能农业现代化,农民边缘化。”如何带动老乡?韩长赋认为,首先,要多办农民“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合算”的产业,把收益更多留在乡村。社会资本应主要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中间的种养环节要尽量留给农民,并以订单、品牌和资本为“黏合剂”,带动广大农户进入产业链,让其享受更多增值收益。
其次,要多办链条长、农民参与度高的产业,把就业岗位更多留给农民。现在农村缺少人气,重要原因是就业岗位少。社会资本下乡要引导适合农村的二三产业向县域和有条件的镇村布局,为农民创造更多就近就地就业门路。
“金九”发力失败 “银十”车市同样无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协发布10月车市数据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数据:10月份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29 5万辆和228 4万辆,环比增长
经销商库存系数迎来四连降 10月库存水平降至警戒线下
11月1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10月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结果显示,10月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 39,同比下降26 1%,环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国所有车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国工况 部分企业先行
汽车工况是汽车行业重要的共性基础,也是车辆、能耗、测试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础,此前,我国采用NEDC(欧3 4排放标准的一型试验)工况,消费
10月车市下滑收窄:强势品牌恒强 新能源“四连降” 补贴“退坡”市场趋冷
10月,我国狭义乘用车销量为1843406辆,环比上涨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来的最差10月。车市寒冬也加剧了马太效
冷门专业背后的火爆需求 殡葬专业大学生: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饭”
把失去的人重新唤回,赋予永恒的美丽。这个过程平静细致而温柔,重要的是充满爱。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有生命诞生,每天也会有生命离...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粤ICP备18023326号-32
中国创氪网 www.chuanganwang.cn 版权所有
投稿投诉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